[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水生态集约化养殖对虾的方法及其养殖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08554.2 申请日: 2021-05-11
公开(公告)号: CN113349120B 公开(公告)日: 2023-05-02
发明(设计)人: 张博;朱长波;李婷;苏家齐;陈素文;张新新;李俊伟;颉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59 分类号: A01K61/59;A01K63/00;A01K63/04
代理公司: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代理人: 宣国华
地址: 51030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循环 水生 集约化 养殖 对虾 方法 及其 系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循环水生态集约化养殖对虾的方法及其养殖系统,在紧邻池塘处设置养殖桶箱和构建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由池塘排入水体后投放疣吻沙蚕幼苗;将经养殖桶箱暂养标粗到2~3g/只的对虾投放进池塘,养殖污水按有规律间隔排入人工湿地;当池塘内对虾长至7~8g/只时往养殖桶箱投放虾苗开始暂养标粗,水体的补充与更新由池塘导入;当对虾达到15~20g/只时进行捕捞,将经暂养标粗的对虾转移至池塘养殖;养殖污水经人工湿地净化后回流至池塘。本发明养殖系统通过水循环管道连接,使水体在池塘、人工湿地和养殖桶箱之间循环流动。本发明充分调动了池塘、养殖桶箱和人工湿地的资源,并且兼顾了对虾养殖业的污染物生态治理和养殖效益,推动了对虾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虾类养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生态集约化养殖对虾的方法及其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池塘养殖是我国内陆和沿海滩涂最主要的渔业生产方式,随着野生渔业资源的减少,池塘养殖也是目前满足人们对虾类消费需求的主要途径。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对虾池塘养殖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但是养殖过程中水质的调节与稳定以及养殖中后期尾排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池塘养殖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其中的诸多环境因子均难以得到充分的调控。尤其是在种苗投放初期,虾类幼体容易受到水体温度、盐度、pH值、溶氧水平以及其他生物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大死亡损失。此类问题不仅增加了对虾养殖的不确定性,长期来看更是制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对虾养殖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来自虾类的排泄物及残余饵料,一般情况下其会先以沉积物的形式聚集于塘底,之后在水流及微生物的作用下破碎、分解,最后其主要成分会以悬浮或溶解的状态分散于水体,进而影响水体的藻相、溶氧水平、菌群结构及离子成分,导致倒藻、病害等情况发生概率的增高。因此,通过底排污设施将对虾养殖塘与人工湿地联通,使养殖塘的残饵、粪便等主要污染物及时排入人工湿地进行沉降、分解、固定及转化,使水体经过净化后再次回流到养殖塘,即可达到控制养殖水体亚硝酸盐与铵盐含量、维持水体良好的藻相与菌落构成、减少加换水水量与频率以及避免养殖尾排水对河流与海域的污染。

然而,人工湿地与养殖池塘耦合用以净化养殖废水的养殖模式在业界虽然已有不少尝试,但存在人工湿地内供氧不足、亚表层介质的易堵塞和人工湿地与养殖池塘耦合的系统难以持续有效运行等问题,而且一般要求人工湿地按照1∶10的比例与养殖水面匹配,同时由于单一环节净水效果不佳而需要搭配沉淀池、微生物处理池等设施,因而当前的人工湿地及配套设施与养殖池塘耦合的系统占地面积较大、工程成本高且处理效率低。与此同时,传统池塘养殖中对虾自幼苗起即放入塘中直至成虾,这种情况一方面在养殖初期对虾整体生物量小,存在对池塘水体空间不能充分利用的情况;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塘内养殖在降低池塘利用率的同时也会增加粪便、残饵等在塘内的聚集,进而增大水质调控的难度,不利于对虾健康、稳定地生长;再一方面,传统养殖池塘一般难以杜绝福寿螺等竞争者和各类杂鱼与蜻蜓幼虫(水趸)等捕食者的存在,它们在与对虾幼苗进行饲料竞争或捕食的同时,还是孢子虫病、白斑综合症等多种病害病原体的潜在携带者和传播者,而给对虾养殖带来较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循环水生态集约养殖对虾的方法,解决现有人工湿地因供氧不足和亚表层介质的易堵塞而不能持续有效运行的问题,提高养殖池塘水体水质稳定性,以及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对虾的成活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循环水生态集约养殖对虾方法所采用的养殖系统。

为实现第一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85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