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在苯系物污染水体中的氧化修复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8387.1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叶雨;刘汉超;王路艳;周美姣;顾桔;蒋帅;管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绿玛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青山绿水(江苏)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乔楠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苯系物 污染 水体 中的 氧化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的氧化修复缓释材料,尤其是一种应用在苯系物污染水体中的氧化修复缓释材料,包括以下组分:20‑50质量份的粘性粉、10‑30质量份的增强剂、15‑30质量份的氧化剂、2‑8质量份的激活剂、1‑5质量份的螯合剂、20‑40质量份的水。本发明利用粘性粉和增强剂形成的交联网络作为缓释基体,能够解决硅砂、石蜡缓释材料释放有效物质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腐殖质在污染水体中能够形成腐殖酸,作为电子穿梭体加速氧化修复进程;面对不同程度污染的水体以及修复的时限要求,可以提供相对应的氧化修复缓释材料,达到低价高效修复污染水体的目的。本发明制备的氧化修复缓释材料能在污染水体中持续溶解,并且源源不断地释放修复剂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的氧化修复缓释材料,尤其是一种高效修复苯系物污染水体的粘性粉基氧化修复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巨量的有机化学污染物通过渗透的方式进入到自然水体中,并且严重造成地下水和土层的污染,而这些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会对人体的健康形成极大的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政府明确指出实施水污染治理规划是法定要求,也是我国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有机污染物苯系物广泛存在于水体中,主要来源于油漆、树脂、橡胶、油脂、涂料等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如车船的喷漆,多种化工行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同时,装有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的各种发动机的轮船等在使用时会向水体排放苯系物。在国家对苯的强制使用规定标准出台后,一些厂商用苯系物来代替苯,这也造成了苯系物取代苯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
目前我国常用的苯系物污水治理方式主要包括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作为最常用的修复方式之一,化学修复因为其见效快、成本低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针对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目前常用的化学修复剂主要是高锰酸盐、芬顿试剂、臭氧等。这些化学修复剂在短时间内对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良,例如采用过氧化氢和过硫酸钠联用的方式来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此类氧化修复剂降解效率很高。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持续有效地处理水体中的污染物,这是因为目前的氧化修复剂在水体中存在的时间较短。该问题成为困扰高效利用氧化修复剂的关键问题。
缓释材料作为一种能够长期释放有效物质的功能材料,近些年也被应用到治理污染的领域。目前,已经公开的专利所研究的应用到污染水体修复中的缓释材料主要是以石蜡和硅砂为基体、包覆化学修复药剂的形式存在,例如专利号为CN201210310111.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氯代烯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方法,但该类缓释材料缺点在于以石蜡和硅砂作为基体会导致缓释材料释放有效物质的速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修复苯系物污染水体的粘性粉基氧化修复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修复苯系物污染水体的氧化修复缓释材料,包括以下组分:20-50质量份的粘性粉、10-30质量份的增强剂、15-30质量份的氧化剂、2-8质量份的激活剂、1-5质量份的螯合剂、20-40质量份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粘性粉为加水混合后具有粘性的粉剂。优选地,粘性粉为糯米粉或红薯粉或其组合。糯米粉、红薯粉作为天然的材料,相比于目前已经存在的以硅砂和石蜡为缓释基体的修复材料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增强剂为腐殖质,腐殖质具有较强的吸附、络合作用,同时广泛存在于自然中,经济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氧化剂为过硫酸钠。
进一步的,所述的激活剂为七水合硫酸亚铁、一水合硫酸亚铁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激活剂为七水合硫酸亚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绿玛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青山绿水(江苏)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绿玛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青山绿水(江苏)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8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成型的纸盒折边机
- 下一篇:筒式平板膜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