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滑动抬升式辅助病人上床的医疗床承接机构及其承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8030.3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3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兵;洪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开兵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1G7/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滑动 抬升 辅助 病人 上床 医疗 承接 机构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床,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滑动抬升式辅助病人上床的医疗床承接机构及其承接方法。其包括医疗床本体和连接在医疗床本体左侧的承接板,该基于滑动抬升式辅助病人上床的医疗床承接机构及其承接方法中,设置的L型升降杆,通过电机工作,带动钢丝绳的拉动滚动头,使得滚动头移动带动承接板缓缓向上运动,反之,当承接板失去钢丝绳的拉力作用时,则通过其自身的重力作用带动滚动头向下滑动,从而可对承接板进行升降工作,设置的承接板,用于承接病患,通过推动承接板,可带动滑块位于滑动槽内部滑动,可对承接板进行横移工作,该过程无需人工过多参与,即可完成患者的上床工作,十分的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床,具体地说,一种涉及基于滑动抬升式辅助病人上床的医疗床承接机构及其承接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床,是指使用于人体的器具或者其他物品,其用于人体体表的作用不适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针对于重病症的患者,其行动能力受限,一般由医护人员辅助患者上床,当遇到体重较重的患者时,可能需要增加人手,消耗的大量的人力时间,同时在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导致病情加重,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滑动抬升式辅助病人上床的医疗床承接机构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滑动抬升式辅助病人上床的医疗床承接机构及其承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基于滑动抬升式辅助病人上床的医疗床承接机构,包括医疗床本体和连接在医疗床本体左侧的承接板;
所述医疗床本体至少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左侧表面两端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固定安装有L型升降杆,所述L型升降杆内部开设有升降腔,所述承接板底面右端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右端设有滚动头,所述滚动头滑动于所述升降腔内部,通过滚动头的滑动,便于带动承接板进行升降,所述L型升降杆位于所述升降腔的右侧开设有侧腔,所述侧腔内部设有钢丝绳,所述侧腔与所述升降腔顶端连接处转动连接有上滚动销,所述钢丝绳表面与所述上滚动销贴合,且其左端与所述滚动头固定连接,通过向下拉动钢丝绳,可带动滚动头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承接板的升降工作;
本发明中L型升降杆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钢丝绳位于侧腔内部向下移动,通过钢丝绳的移动与上滚动销之间产生摩擦力,摩擦力作用带动上滚动销转动,同时通过钢丝绳的拉力作用,带动滚动头位于升降腔内部向上移动,移动块通过滚动头的移动带动承接板缓缓向上运动,反之,当承接板失去钢丝绳的拉力作用时,则通过其自身的重力作用带动滚动头向下滑动,从而完成承接板的升降工作。
所述移动块顶端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承接板固定连接,所述L型升降杆顶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固定于所述床板的上表面,所述横杆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升降腔顶端左侧开设有滑口,所述滑块贯穿所述滑口滑动于所述滑动槽内部,通过滑块与滑动槽之间的滑动,便于将承接板进行横移。
本发明中移动块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钢丝绳操作,将承接板上升,使移动块顶端与L型升降杆顶端齐平,然后推动承接板,使承接板受到手的推力作用带动滑块位于滑动腔内部向左滑动,经过滑口进入滑动槽内部,并持续滑动,当滑动至滑动槽最左端时停止,即完成承接板的横移工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医疗床本体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顶面四角处设有的支撑腿与所述床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底端四角处安装有万向移动轮,所述床板上表面前后两端均设有推拉手把,通过推动推拉手把,便于带动该装置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开兵,未经张开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8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