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隐形微结构的眼镜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7447.8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3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锋;黄启泰;倪颖;颜蒙;李春琦;李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C7/02 | 分类号: | G02C7/02;G02B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隐形 微结构 眼镜片 | ||
1.一种具有隐形微结构的眼镜片,具有物体侧表面和眼侧表面,其包括第一屈光区域,具有基于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用的第一屈光力;和第二屈光区域,具有与所述第一屈光力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具有将物体成像在除了眼睛的视网膜以外的位置上以抑制眼睛的屈光不正的发展的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由分布在眼侧表面的多个圆形的次区域构成,每个次区域的直径为2mm~6mm,每个次区域具有多个环形刻蚀凹槽,刻蚀凹槽的宽度为30~100微米,刻蚀凹槽的分布及深度使次区域形成微透镜结构且提供第二屈光力;
所述次区域的结构由下列步骤确定:
(1) 根据镜片折射率n,前后表面曲率半径r1、r2,主焦距F,焦面距离d,计算获得次区域的等效曲率半径r,其中主焦距F是对应第一屈光区域的主焦面的焦距,焦面距离d是主焦面和对应第二屈光区域的次焦面之间的距离;
(2) 根据次区域的直径和等效曲率半径r,进行次区域的环带划分,方法是:
a. 先在次区域所在曲面上采用类菲涅尔波带片方式,按照相位改变2π或者π进行划分,以获得3~5个环带;
b. 如果相位划分单元为2π,则需要以改变π进行二值化,大于π的设定为基础面,小于π的区域刻蚀掉π相位深度;如果相位划分单元为π,则需要以改变π/2进行二值化,大于π/2的设定为基础面,小于π/2的区域刻蚀掉π/2相位深度;
c. 对刻蚀宽度进行调整,使刻蚀凹槽的宽度为30~100微米,完成次区域的环带划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隐形微结构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次区域分布的范围内,第一屈光区域和第二屈光区域形成混合区域,其中,由次区域构成的第二屈光区域的面积为该混合区域总面积的20%~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隐形微结构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由次区域构成的第二屈光区域的面积为该混合区域总面积的30%~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隐形微结构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区域在所述混合区域中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隐形微结构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侧表面为球面,所述物体侧表面为球面、非球面或渐进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4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