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法尿嘧啶的精制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07153.5 | 申请日: | 2021-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马旻锐;马登旭;柳成喜;张学欢;吕勤;孟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堡昌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39/54 | 分类号: | C07D239/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张焱 |
| 地址: | 7371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嘧啶 精制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锁模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硫酸法尿嘧啶的精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尿嘧啶粗品、水和活性炭粉加入精制釜中,在搅拌条件下,水浴升温将尿嘧啶粗品完全溶解,逐步滴加液碱调节PH至7,然后将所述混合溶液加热至85‑90℃进行过滤,滤出活性炭,滤液降温至15‑18℃以下结晶,本发明方法应用于硫酸法尿嘧啶粗品的深度精制,得到的高纯尿嘧啶可达到高端用途需求,满足出口要求主品位≥99.9%,硫酸盐≤0.03%,可大幅增加产品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尿嘧啶的制备产品收率不高,约为60%左右,纯度易受硫酸盐、氯化物等杂质影响,98‑99%左右,仅能满足低端用途需求,达不到高端用途和出口级需求,附加值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模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酸法尿嘧啶的精制工艺。
背景技术
尿嘧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分子式为C4H4N2O2是组成RNA四种构成的碱基之一。是精细化工、农药和医药的重要中间体,特别在医药领域,它是合成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及其衍生药物如替加氟、双呋氟尿嘧啶、去氧氟尿苷、的重要中间体,应用非常广泛。
现有技术中尿嘧啶的制备具有多种方式,工业化生产主要还是集中在以发烟硫酸、尿素和苹果酸为原料生产尿嘧啶,该法工艺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原料易得,但产品收率不高,约为60%左右,纯度易受硫酸盐、氯化物等杂质影响,98-99%左右,仅能满足低端用途需求,达不到高端用途和出口级需求,附加值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酸法尿嘧啶的精制工艺,具有操作简单、产品纯度高、附加值好,可达到高端用途需求,可大幅增加产品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硫酸法尿嘧啶的精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尿嘧啶粗品、水和活性炭粉加入精制釜中,在搅拌条件下,水浴升温将尿嘧啶粗品完全溶解,逐步滴加液碱调节PH至7,然后将所述混合溶液加热至85-90℃进行过滤,滤出活性炭,滤液降温至15-18℃以下结晶。
为了提高过滤效率,作为本发明一种硫酸法尿嘧啶的精制工艺优选的,将步骤1所述带结晶滤液逐步放入抽滤槽,开真空泵负压抽滤,抽滤完后关真空,在抽滤槽内注入纯水开搅拌对滤饼漂洗25-30min后,再次开真空泵负压抽滤,滤液存入真空储槽,作为下批尿嘧啶粗品制备使用,反复漂洗、抽滤2次。
为了增加脱水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硫酸法尿嘧啶的精制工艺优选的,将抽滤后的滤饼移至离心机内进一步离心脱水后,进一步用纯水淋洗30-40秒后离心脱水送至干燥工序。
为了吸附除杂,作为本发明一种硫酸法尿嘧啶的精制工艺优选的,所述水为纯水,活性炭为100-200目活性碳粉,纯水与尿嘧啶粗品质量比为(6-7):1,尿嘧啶粗品与活性碳粉质量比为(20-25):1。
为了便于进行搅拌,作为本发明一种硫酸法尿嘧啶的精制工艺优选的,所述搅拌为移动式搅拌装置,安装在抽滤槽侧面,搅拌桨可上下移动左右旋转,当放料时搅拌桨上移旋转至抽滤槽外,当需要搅拌时搅拌桨旋转至抽滤槽内下移至滤饼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利用尿嘧啶的溶解性和活性炭粉对金属离子、有机试剂等杂质离子的吸附性,将尿嘧啶粗品进行溶解、调PH后,活性炭吸附除杂、过滤,实现不溶物分离;利用纯水无杂质对硫酸盐等杂质的溶解性,引入抽滤槽反复抽滤、漂洗,一方面提高过滤效率,另一方面对可溶性物质进行分离除杂;引入离心机,增加脱水效果,并使用纯水进一步对滤饼进行淋洗除杂,本发明方法应用于硫酸法尿嘧啶粗品的深度精制,得到的高纯尿嘧啶可达到高端用途需求,满足出口要求主品位≥99.9%,硫酸盐≤0.03%,可大幅增加产品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该种硫酸法尿嘧啶的精制工艺具有操作简单、产品纯度高、附加值好,可达到高端用途需求,可大幅增加产品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堡昌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堡昌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1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