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朴素随机过采样和支持向量机的药品风险分级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06884.8 | 申请日: | 2021-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7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天玲;魏建香;黄溢凡;李天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H70/40 | 分类号: | G16H70/40;G06N20/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钱超 |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朴素 随机 采样 支持 向量 药品 风险 分级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朴素随机过采样和支持向量机的药品风险分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查询自发报告数据中与药品不良反应风险关联的因素,建立I1、I2、I3作为风险指标;
第二步:基于自发报告数据,计算各药品的三个指标值;
第三步:以药品为对象,以三个指标为特征,建立药品风险矩阵;
第四步:依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药品风险矩阵中的两类药品进行类别标注,处方药标注为“0”,非处方药标注为“1”,将标注后的数据集为原始数据,记为D0;
第五步:由于处方药的数量远大于非处方药,利用朴素过采样技术对药品风险矩阵中的非处方药数据进行样本扩充,处方药数据保持不变,使得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样本量相当,扩充后的数据集记为D1;
第六步:基于二分类支持向量机对数据集D1进行分类,建立用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自动识别的分类模型;
第七步:利用我国2010-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数据,对上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朴素随机过采样和支持向量机的药品风险分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的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对自发报告数据的分析,与药品风险关联的主要因素为:ADR严重报告率、ADR伤害指数和ADR覆盖率,分别标记为I1、I2、I3;
步骤2,I1指标设计:
自发报告数据中的报告类型分为“一般”和“严重”两类;I1定义为“ADR严重报告率”,表示药品“严重”报告占其所有报告的比例,该指标表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I1越大,表明药品的风险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步骤3,I2指标设计:
自发报告数据中的不良反应后果共有五种情况(死亡、后遗症、未好转、好转和痊愈),其风险程度从高到低,因此分别给予相应的分值(8、4、2、1、0);I2指标定义为“ADR伤害度指数”,用于表示某药品发生不良反应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B表示某种药品,k(x)表示药品B发生与第x个评分相对应伤害的报告数量P(x),x=0、1、2、4、8,Q(B)表示该药品ADR报告总数;
步骤4,I3指标设计:
通过自发报告数据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种类分析,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越多,说明该药品风险越严重;因此,I3指标定义为“ADR覆盖率”,用于表示某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种类占所有不良反应种类的比例;计算公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朴素随机过采样和支持向量机的药品风险分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的详细步骤为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自发报告数据,以药品为对象,分别计算各个药品的I1、I2和I3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68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和型材的切割复合机
- 下一篇:一种PWM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及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