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晕动症小鼠造模装置及造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06489.X | 申请日: | 2021-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8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卢镜宇;商可心;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B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柏柏 |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晕动症 小鼠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晕动症小鼠造模装置及造模方法,造模装置包括轨道、传感器、小车、鼠笼、显示屏、摄像头、红外测温仪和远程控制面板,小车滑动设于轨道上,轨道包括直线部和弯曲部,直线部和所述弯曲部首尾相接形成环状,直线部的外侧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感应小车经过而控制其行进速度,鼠笼设置于小车上,鼠笼内设置有显示屏、摄像头和红外测温仪,显示屏、摄像头和红外测温仪均与远程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轨道与传感器相配合操纵小车行进,较好地模拟日常生活中引起晕动症的车辆加速减速的过程,而且还设置有显示屏,让小鼠的眼睛直视显示屏,显示屏播放的动画可以进一步刺激小鼠产生晕动症,通过多个指标对小鼠晕动症造模装置进行评价,提高验证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晕动症小鼠造模装置及造模方法。
背景技术
晕动症(motion sickness),即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所致疾病的统称。发生晕动症,原因是大脑接受到来自感觉器官的抵触信息:眼睛不能明确同一个对照物的运动和车辆运动在内耳形成平衡的机制(之间的关系)。中枢神经系统对这种压力产生的应答是大脑中的恶心中枢活动,晕动症严重影响到了日常工作效率及外出旅行质量。
建立晕动症的模型对于研究发病机理十分重要,近年来,实验人员尝试通过动物实验来诱发晕动症,CN202043526U公开了一种老鼠晕动病造模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内的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相连的转动竖轴、与转动竖轴垂直相连的旋转横轴、分别连接在旋转横轴两端的鼠笼,所述的旋转横轴的中心位置和转动竖轴垂直相连,所述的旋转电机连有转速调节装置。CN201375509Y公开了一种旋转调速式大鼠晕动病诱发仪,包括一个大圆盘和固定在大圆盘上的小圆盘;大圆盘和小圆盘分别与大圆盘的驱动电机和小圆盘的驱动电机轴连接;大圆盘的驱动电机和小圆盘的驱动电机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总结而言,这些装置结构复杂,不能很好地模拟实际环境场景,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有必要研制出操作简便、模拟效果好、诱发成功率高的一种晕动症小鼠的造模装置和造模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晕动症小鼠造模装置,包括轨道、传感器、小车、鼠笼、显示屏、摄像头、红外测温仪和远程控制面板,所述小车滑动设于所述轨道上,所述轨道包括直线部和弯曲部,所述直线部和所述弯曲部首尾相接形成环状,所述直线部的外侧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感应所述小车经过而控制其行进速度,所述鼠笼设置于所述小车上,所述鼠笼内设置有显示屏、摄像头和红外测温仪,所述显示屏、摄像头和红外测温仪均与所述远程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直线部的两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显示屏设置于所述鼠笼的内侧且环绕所述鼠笼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连续播放动画视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程控制面板包括按键,所述按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按键分别控制小车、摄像头和红外测温仪。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程控制面板包括液晶屏,所述液晶屏用于显示小鼠在鼠笼内的实时图像。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晕动症小鼠造模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小鼠放置于鼠笼内;
步骤二、通过远程控制面板将红外测温仪、显示屏和摄像头打开,红外测温仪开始对小鼠体温进行测量,显示屏连续播放动画,摄像头记录小鼠在鼠笼内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6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