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S模糊模型的制冷站负荷和能效比动态建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05588.6 申请日: 2021-05-10
公开(公告)号: CN113326651B 公开(公告)日: 2023-05-23
发明(设计)人: 魏东;冯浩东;焦焕炎;冉义兵;杨子钊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建筑大学;广州市特沃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30/27 分类号: G06F30/27;G06F18/23;G06Q50/06
代理公司: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代理人: 邓瑞;辜强
地址: 100044***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模糊 模型 制冷 负荷 能效 动态 建模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制冷站负荷和能效比动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动态建模方法由模型前件结构辨识、模型后件参数辨识、模型性能验证三部构成,动态模型的动态建模方法通过采集制冷站系统数据,构建负荷预测模型并完成T-S模糊模型结构辨识、构建能效比预测模型并完成T-S模糊模型参数辨识,进而得到基于T-S模糊模型的制冷站负荷和能效比动态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制冷站的室外温度Tto[k]、室外湿度Tho[k]、当前时刻负荷值Q[k]、前一天负荷值Qdayago[k]以及前一周负荷值Qweekago[k],构建负荷预测模型,其中,所述负荷预测模型的输出层为下一时刻的负荷预测值Q[k+1];

S2、采集制冷站的室外温度Tto[k]、室外湿度Tho[k]、当前时刻负荷值Q[k]、当前时刻系统能效比EER[k]、冷冻水供水温度设定值Tchwset[k]、冷冻水泵频率fpumpch[k]、冷却水泵频率fpumpc[k]以及冷却塔风机频率ftower[k],构建能效比预测模型,其中,所述能效比预测模型的输出层为下一时刻系统能效比EER[k+1];

S3、利用PSO算法对FCM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行全局寻优,采用PSO算法代替FCM迭代过程,得到聚类中心和聚类半径,完成T-S模糊模型结构辨识;

S4、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T-S模糊模型参数辨识;

S5、将数据输入到T-S模糊模型进行验证;

在步骤S3中,T-S模糊模型结构辨识中,在T-S模糊模型的前件结构辨识部分引入基于PSO的改进FCM算法,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代替FCM算法寻找初始聚类中心,使其跳出局部极小值,实现模糊聚类,得到聚类中心{c1,...,ci,...,cn},最终完成结构辨识,具体的步骤包括:

(1)、初始化聚类个数c、加权参数m,最大迭代次数Dmax,最小惯性权重wmin和最大惯性权重wmax,设置粒子速度范围vid(t)∈[vmin,vmax],给定数据样本集X={x1,...,xj,...,xn};

(2)、在样本集X中初始化粒子群位置,计算此时个体极值pid和全局极值pgd,初始化每个粒子的速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uij表示第j个样本xj属于某一类的隶属度,其表达式为:

式中,m为加权参数(1≤m≤∞);且uij的限制条件为:

初始化每个粒子的速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c1、c2为加速常数;rand()是服从均匀分布在0~1之间的一个随机数;vid和xid为d维粒子速度和位置;w为惯性权重,表达公式为:

式中,D为当前迭代次数,Dmax为最大迭代次数;

(3)、更新粒子位置,更新此时个体适应度值和群体适应度值,记录此时个体极值pid和全局极值pgd,计算公式为:

xid(t+1)=xid(t)+vid(t+1);

(4)、根据适应度函数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值,更新个体极值,pid和全局极值pgd,更新粒子群速度,其中,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值公式:

更新粒子群速度的公式为:

xid(t+1)=xid(t)+vid(t+1);

(5)、判断此时迭代次数是否达到Dmax或者pgd是否小于预设ε,若是,则结束,否则D=D+1,返回步骤(3);

(6)、得到样本X的聚类中心ci,计算得到模糊半径σij,结构辨识结束,计算公式为:

在步骤S4中,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T-S模糊模型参数辨识,首先对后件参数及其协方差矩阵进行初始化,然后利用卡尔曼滤波框架预测下一时刻参数p(k|k-1),结合p的协方差矩阵P(k|k-1),计算卡尔曼增益K(k),最后更新p(k|k)和P(k|k-1),直到迭代完成,得到了多组if-then的线性的模糊规则,即多变量的非线性系统特性被多组if-then的模糊规则描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后件参数p;

2)、初始化后件参数的协方差矩阵P;

3)、计算P(k|k-1),计算公式为:

P(k|k-1)=Φ(k)P(k-1|k-1)+ΦT(k)

其中,P(k|k-1)是所预测的估计协方差;

4)、计算T-S模糊模型输出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第i条规则的后件参数集合;yi表示负荷或系统能效比预测模型输出;k为当前采样时刻;

5)、计算下一时刻的模糊模型输出,计算公式为:

其中,wi定义为:

其中βi表示第i条if-then规则的适应度,其定义为:

βi=u(Ai1)×·,·u(Aij),··×u(Ain)

式中u(Aij)表示隶属度函数,其表达式为:

其中σij、cij分别表示样本的模糊半径和模糊中心;

6)、计算卡尔曼增益K(k),计算公式为:

K(k)=Φ(k)P(k|k-1)CT(k)×

(C(k)P(k|k-1)CT(k)+Re)-1

7)、更新x(k|k),计算公式为:

9)、更新P,计算公式为:

P(k|k-1)=Φ(k)P(k-1|k-1)+ΦT(k)

10)、循环是否完成,若否,则转步骤3);若是,流程结束;

上述中,将系统状态看作T-S模糊模型待辨识的后件参数p,T-S模糊模型后件参数为p(k),y(k)模糊模型输出值:

p(k+1)=ψp(k)

y(k)=h(x(k),p(k))+e(k)

式中,ψ是p(k)的参数矩阵,e(k)表示模型输出中的不确定性白噪声,此时系统的雅可比矩阵为:

Φ(p(k))=ψ

Γ(p(k))=0

式中,为模糊模型参数向量的当前估计值;表示使用前一时刻的估计状态所产生的当前时刻状态估计值,表示所更新的当前时刻k的估计状态;P(k|k-1)是所预测的估计协方差,P(k|k)是所更新的估计协方差矩阵;K(k)为卡尔曼增益,y(k)为估计输出,Re为噪声协方差矩阵,由Re=E(e(k)eT(k))计算得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广州市特沃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大学;广州市特沃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55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