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镀锌薄规格产品防止瓢曲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5583.3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春;谢义康;钱鑫;郎珺;陈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26;C21D6/00;C21D11/00;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6;C23C2/02;C23C2/06;C23C2/4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3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规格 产品 防止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镀锌薄规格产品防止瓢曲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带钢在立式退火炉运行速度、张力、温度、冷却速率及升温速率等方式,解决了薄规格热镀锌带钢炉内瓢曲的问题,实现了薄规格热镀锌钢板在同类热镀锌机组的稳定生产,提高了薄规格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制造成本,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热镀锌极限薄规格产品。本发明方法无需改变现有的工艺路径,实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热镀锌生产领域,涉及一种热镀锌薄规格产品防止瓢曲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热镀锌产品相比电镀锌产品的价格优势,热镀锌极限薄规格产品已逐步替代电镀锌产品的发展趋势,家电制造终端用户对热镀锌薄规格产品的需求愈来愈多。因此,薄规格热镀锌钢板具有非常好的表面质量及较低的成本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在家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热镀锌薄规格产品应不断适应满足终端家电制造厂家的需求。
热镀锌薄规格家电产品生产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工序:冷轧轧硬钢卷----表面脱脂清洗---立式退火炉连续退火---入锌锅热浸镀锌----光整拉矫----表面后处理----分卷卷取。现有热镀锌产品生产规格0.3-2.0mm厚度,对于生产CQ级0.3mm—0.35mm厚度热镀锌产品属于极限薄规格产品,生产线速度100m/min,加热段退火温度720±10℃,这些极薄规格热镀锌产品在连续热镀锌机组生产时经过开卷、清洗、立式炉退火、热浸镀锌、光整拉矫、后处理、卷取等工序得到,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很难控制,极容易热瓢曲问题,最终因生产不稳定甚至机组停机、产品表面质量不能满足要求而降级,导致合格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生产极限薄规格产品生产过程中带钢在退火炉炉内极易产生热瓢曲问题现状,提供一种热镀锌薄规格产品防止瓢曲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连续热镀锌机组立式退火炉各段温度、张力、速度匹配性工艺参数控制,有效解决薄规格钢板在退火炉内瓢曲缺陷的发生,提升薄规格产品的合格率,从而稳定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热镀锌极限薄规格产品。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镀锌薄规格产品防止瓢曲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控制方法:
1)薄规格带钢进入退火炉前,先降低退火炉预热段板温,然后降低加热段板温;
2)薄规格带钢在加热段,按照3-4℃/秒升温速率控制;
3)退火炉均热段温度调节设置为RTF带钢温度控制模式,设置均热段带钢保温温度大于RTF段带钢温度0-10℃;
4)退火炉快冷段控制降温速率25-30℃/秒缓慢冷却;
5)退火炉出口段各辊室温度设定为保持与快冷段辊室温度差异在±5-±10℃范围内;
6)退火炉各段张力按照二级给定张力设置;
7)薄规格带钢进入锌锅段,控制边缘挡板压力最小。
步骤1)中所述薄规格钢板厚度为0.3-0.35mm;所述薄规格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0%,Si≤0.030%,Mn≤0.4%,P≤0.035%,S≤0.025%,Cu≤0.05%,Alt≤0.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所述薄规格钢板的屈服强度为500-800MPa,抗拉强度为800-1150MPa。
步骤1)具体为:薄规格钢板进入退火炉前3-5min,先降低退火炉预热段板温,然后降低加热段板温;优选的,薄规格钢板进入退火炉前3-5min,先将前一钢卷在预热段板温降温至180-190℃,再将加热段板温降温至700-7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5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