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酯丸成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5070.2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康特能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阮涛 |
地址: | 6118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酯丸成丸 装置 | ||
一种五酯丸成丸装置,包括:上料部、挤压部、分切部以及搓丸部,挤压部,设于上料部的一侧,分切部,设于挤压部的一端,搓丸部,设于分切部的另一端,上料部用于药团的上料操作,挤压部用于条状物的成形挤压,分切部用于条状物的分切,搓丸部用于五酯丸的成丸操作。本发明在五酯丸成丸时,方便进行药团的上料操作,方便进行成丸前条状物的挤压成型,且在挤压成型时能够减少药团的残留量,在条状物挤压成型时能进行封闭,避免药团被污染,方便进行条状物的输送,在输送时能够确保条状物不会发生粘连,能够高效地完成搓丸操作,提高成丸操作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五酯丸的成丸率和成丸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丸生产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酯丸成丸装置。
背景技术
五酯丸主要用于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适用于于慢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者。为淡棕黄色微丸;味微苦。
五酯丸制备时先需要将各种备用药材研磨成粉,而后通过进行配料,配料完成后在粉末中加入粘结剂而后进行药粉的拌和,拌和完成后形成药团,而后将药团转移至挤压设备内进行条状物的挤压成型,而后进行搓丸处理,而后进行药丸的烘干和抛光处理。
现有的搓丸装置存在着效率较低,且搓丸输送的过程中出现粘连的现象,从而对挤压成型条状物的输送造成影响,同时在挤压成形完成后将在挤压部件内剩余大量的残余药团,从而对药团的成丸率造成影响,同时还对后续的成丸操作造成影响,同时现有的成丸装置在成丸时还存在着不方便药团的上料操作,给挤压成型操作带来了诸多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酯丸成丸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五酯丸成丸时,方便进行药团的上料操作,方便进行成丸前条状物的挤压成型,且在挤压成型时能够减少药团的残留量,在条状物挤压成型时能进行封闭,避免药团被污染,方便进行条状物的输送,在输送时能够确保条状物不会发生粘连,能够高效地完成搓丸操作,提高成丸操作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五酯丸的成丸率和成丸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五酯丸成丸装置,包括:
上料部,包括一对导向构件,导向构件呈上下分布,且位于下端的导向构件设于预设的基坑内,导向构件之间设有若干对升降构件,位于下端的导向构件设有调节机构,位于上端的导向构件设有放置构件,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升降构件的夹角,以使位于上端的导向构件进行升降运动,放置构件用于药团的放置;
挤压部,设于上料部的一侧,包括主体,主体的一端设有成形构件,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启闭机构,启闭机构呈圆周阵列地设有第一挤压机构,启闭机构还设有第二挤压机构,主体用于药团成形时的放置,启闭机构用于主体开口端的封堵,以及推动放置于放置构件内的药团,以使药团转移至主体内,第一挤压机构与第二挤压机构相互配合作用于主体内的药团,以使药团通过成形构件成形为若干段条状物;
分切部,设于挤压部的一端,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端设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一端设有分切机构,支撑组件用于输送机构高度,以使输送机构正对于成形构件的出料处,输送机构用于条状物输送时的限位和导向,分切机构用于条状物的分切;
搓丸部,设于分切部的另一端,包括搓丸组件,搓丸组件的一侧设有收纳机构,搓丸组件用于条状物的搓丸,收纳机构用于成丸后五酯丸的收纳;
上料部用于药团的上料操作,挤压部用于条状物的成形挤压,分切部用于条状物的分切,搓丸部用于五酯丸的成丸操作。
进一步地,导向构件包括基板,基板安装有一对固定侧板,固定侧板内侧均安装有一对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另一侧均设有装配弧板,装配弧板内均设有内嵌柱,内嵌柱的外侧均设有导向弧板,导向弧板均套设于装配弧板的外侧,导向弧板的外侧均设有第二固定座,每对第二固定座均安装有活动内板,活动内板的内侧均设有转杆,固定侧板内侧的一端均安装有铰接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康特能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康特能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5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