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复式河道湿地系统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3755.3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3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银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银山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0;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5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式 河道 湿地 系统 生态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式河道湿地系统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蓄电装置,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抽水装置,所述抽水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装置,且支撑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锥块,所述蓄电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且太阳能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报警信号灯。本发明通过采用进水通孔与支撑减震元件和高强度气压板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通过水流气压由进水通孔进入到支撑装置的内部,然后通过气压对高强度气压板的顶动,从而对支撑装置上端的气体进行压缩,然后推动支撑杆向上运动,从而推动主体向上运动,避免水流上涨造成修复装置内部进水,造成对内部元件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复式河道湿地系统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河流都面临着来自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内湖泊、河道等景观水体是城市人居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差等特点,很容易成为居民生活污水、雨水及垃圾的收纳体,从而导致水体溶解氧的大量消耗,造成水体缺氧而呈黑臭状态,使整个生态系统出现危机,治理河流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已在使用的或已试验的污染河道水治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特定的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污染物,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完善系统功能、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
现有的一些河道修复装置在雨天水源积攒较多时,不能自动的对修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水流进行入到修复装置的内部,容易造成对修复装置内部元件的损害,另外还有一些修复装置对于水源清理修复效果较差,另外对于排水出口在不工作时,不能够对排水出口进行保护,该复式河道湿地系统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复式河道湿地系统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河道修复装置在雨天水源积攒较多时,不能自动的对修复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水流进行入到修复装置的内部,容易造成对修复装置内部元件的损害,另外还有一些修复装置对于水源清理修复效果较差,另外对于排水出口在不工作时,不能够对排水出口进行保护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复式河道湿地系统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蓄电装置,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抽水装置,所述抽水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装置,且支撑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锥块,所述蓄电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且太阳能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报警信号灯,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贯穿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外壁与设置的支撑装置滑动连接,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壁贯穿设置有推动管道,且推动管道的右端贯穿主体的右端。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阀门元件,所述阀门元件的右端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通过设置的转动轴与阀门元件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板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铰链,且固定铰链的左端与设置的阀门元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管道的右端贯穿阀门元件的左端,且推动管道的右端延伸至阀门元件的内部,所述推动管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元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装置的下端贯穿设置有进水通孔,所述支撑装置的内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减震元件,所述支撑减震元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高强度气压板,所述滑槽的右端设置有报警推块。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高强度气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半面漂浮球,且多个并排在高强度气压板的下端。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高强度气压板的外壁与设置的支撑装置的内壁相适配,所述高强度气压板通过设置的支撑减震元件与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银山,未经吴银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7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猪场物资消毒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险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