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3700.2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双;黎万奎;王莉莉;孙文静;汪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7;A01P3/00;C05F11/08;C12R1/38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绿 假单胞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 YY32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208,于2021年03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均对西红花病原菌具有高效拮抗作用,能用于由西红花病原菌引起的西红花病害的防治;并且,本发明的实验结果还证明:本发明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产蛋白酶、产葡聚糖酶、固氮、溶磷、产铁载体和产NH3的作用,表现出良好的促生性能;因此,本发明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可望用作制备防治西红花病害的土壤调理剂或/和肥料,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具体说,是涉及一株铜绿假单胞菌YY322 及其在防治西红花病原菌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西红花(Crocus sativus)是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是世界著名染料香料,也是 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和解郁安神的功效,已被我国列入药食同源物 质名录,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同时由于其药用部位仅为干燥柱头,产量极低,故市场价格 极高,质优者达50元左右每克,被誉为“红色金子”,因此对其栽培种植的研究便显得尤 为重要。
西红花原产于伊朗、希腊、印度和西班牙等地,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现在 主产区有浙江、上海和安徽,在江苏、河南、河北和江西等地也有栽培。随着西红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西红花的连作障碍问题不断加剧,尽管有些地方采用了轮作水稻、玉米和大豆等作物来克服该问题,但每年仍有不少西红花出现球茎腐烂情况,轻者发生率为百分之几,严重者甚至全军覆没,给种植户带来重大损失。
目前对于西红花的病害研究相对较少,已报道的西红花病原菌有巴西曲霉(Aspergillus brasiliensis)、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solani)和桔青霉 (Penicillium citrinum)等,本课题组在对上海崇明岛西红花病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病原 菌分离鉴定后发现,该地区西红花病害主要分为三种:①红烂病:特征为自球茎基部一侧 或全部呈黑腐状,有的病处呈青灰或黄白色,发病轻者与健康球茎外形无异,不易发觉, 剥去外层膜质鳞叶后可现红斑,发病重者整个球茎呈黑色或深白色,有的内部中空或呈松 散粉末状,气味似腐烂大蒜,导致红烂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尖孢镰刀菌,该菌是致病力最强 和分布最广的致病菌;②白烂病:特征为外部膜质鳞叶上着生白色绒毛,内部球茎干瘪皱 缩,表面不平整,质地坚硬,有的内部中空,呈灰白色或黑色,质量较健康者明显减小, 导致白烂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③麻点病:特征为球茎底部凹槽内发黑,明显区 别于正常者,剥去膜质鳞叶后可见零散分布的黑斑,黑斑周围呈现微褐色,严重者黑斑连 成片,其内部随病变程度的加深,褐变越厉害,其对西红花的伤害并非致命的,仅会造成 产量减小,导致麻点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柠檬硫酸青霉(Penicilliumcitreosulfuratum)和桔青 霉。
西红花球茎发病后会导致植株叶片发黄、变褐、枯萎而死,严重影响了西红花球茎和 花丝的品质和产量,严重降低了西红花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为了提高西红花球茎以及 花丝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达到西红花虽然名贵但却可普及享用的目的,西红花球茎腐烂病 已成为生产栽培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西红花的病害防治主要依赖于化肥农药,其虽然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持久的 优点,但会造成农药残留和污染环境等问题,不仅会影响药材的质量,且与国家绿色发展 和生态农业的战略不相符。而生物防治是近年来研究广泛的技术,其因具有绿色环保安全 有效的特点而备受推崇,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因此有必要针对西红花的病原菌 开展拮抗菌的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 防治西红花病原菌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