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榆非药用部位的提取及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3623.0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姚美村;陈鹏婷;严家慧;彭昶;申雪;张唯佳;袁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39 | 分类号: | A61K36/739;A61P31/04;A61K133/00;A61K135/0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榆 药用 部位 提取 幽门 螺旋 杆菌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地榆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榆非药用部位的提取及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地榆非药用部位的提取方法,使用的是地榆的非药用部位,能够充分利用地榆药材资源、弥补市场空白、传承中药文化、合理开发药用资源、提高地榆的经济价值,为扩大地榆在抗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榆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榆非药用部位的提取及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螺旋状的,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唯一能在人体胃酸中生存的细菌,全球有一半以上人口感染,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就将Hp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原。研究表明Hp感染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均有关系。此外,还有研究发现Hp感染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维生素B12缺乏等胃肠道外的疾病也有关。目前,针对Hp的清除治疗主要为标准三联疗法和铋剂四联疗法,其他治疗方案还包括伴同疗法、序贯疗法、混合疗法和微生态制剂疗法等。但是上述方法大多涉及抗生素的使用,而抗生素的滥用以及大剂量、长时间使用,都会导致Hp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大幅增加。因此,研发新一代安全有效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为地榆属蔷薇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西欧、北美等地区,全球有30个种及9个变种,其中的7个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东南和北部地区。地榆作为一种中药材,在我国始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地榆可外用也可内服,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用于便血,痔血,血痛,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等。现代研究表明地榆有多种药理学作用,主要包括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菌、止血、抗肿瘤以及促进造血、增强免疫功能、神经保护、降血糖作用等。
地榆作为传统的中药材,主要是以根为入药部位,在中国、韩国、日本都深受欢迎,因此地榆的需求量很大,导致地榆被大量采挖,除其根部留作药用外,其余的地上部分均被遗弃掉,造成了地榆药材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开发地榆非药用部位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对于提高地榆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地榆非药用部位的提取方法,既避免了地榆药材的浪费,又拓展了地榆在抗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榆非药用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地榆,分别摘取地榆非药用部位,冲洗干净后烘干,粉碎并过30-50目筛使成药材细粉;
S2、按1:(8-12)的料液比往地榆非药用部位细粉中加水浸泡20-40min,然后置于80-90℃的水浴中提取1-3h,冷却至室温,离心抽滤后保留滤液,残渣加水进行二次提取,共提取三次,得到地榆非药用部位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地榆非药用部位包括地榆花、地榆茎和地榆叶。以往的地榆除地榆根部外,地榆花、地榆茎和地榆叶等非药用部位一般都被遗弃掉,造成了地榆药材资源的严重浪费,本发明通过对地榆花、地榆茎和地榆叶进行提取,使它们具有可利用的价值,从而促进了地榆的资源化利用。
优选地,地榆非药用部位细粉与水的料液比为1:10。
优选地,水浴提取的温度为85℃,时间为1h,水浴提取先浸泡30min。在此提取条件下,可以使地榆非药用部位的有效活性成分得到充分的提取,从而提升了地榆非药用部位的利用价值。
优选地,药材细粉为经过40目筛后制备得到。该种尺寸的药材细粉有利于地榆非药用部位有效成分的浸出,从而达到最大化的利用地榆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