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灾烟雾自动识别报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3522.3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武传伟;牛小民;赵亚楠;陶超;兰永富;陈真真;申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敏传感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3 | 分类号: | G08B17/103;G08B17/107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张微微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灾 烟雾 自动识别 报警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火灾烟雾自动识别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时通过感烟探测迷宫的前向红外光路获取前向检测值,循环与内置前向基值比较进行环境状态判断,直至判断烟雾浓度上升并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步骤二:通过感烟探测迷宫的前向红外光路获取前向检测值,通过感烟探测迷宫的后向红外光路获取后向检测值,根据当前的前向检测值和后向检测值判断烟雾类别,并根据烟雾类别调整更新报警阈值;
步骤三:判断前向检测值与内置前向基值差值是否达到报警阈值,如不满足,则返回执行步骤二;
步骤四:通过感烟探测迷宫的后向蓝光光路获取蓝光检测值,并在蓝光检测值不满足水汽颗粒条件时进行报警,否则返回执行步骤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烟雾自动识别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识别烟雾浓度上升具体过程如下:获取前向检测值,计算前向检测值与内置前向基值的差值,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在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判断当前环境为烟雾浓度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烟雾自动识别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的具体步骤如下:
计算后向检测值与内置后向基值的差值,判断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若大于则计算前后向差值比,否则重复步骤一;
当前后向差值比位于预设比例范围内时,判断烟雾类别为黑烟,将当前报警阈值乘以第一预设调节系数以更新报警阈值,否则判断烟雾类别为白烟,将当前报警阈值乘以第二预设调节系数以更新报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烟雾自动识别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颗粒条件为蓝光检测值与内置蓝光基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烟雾自动识别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在判断蓝光检测值不满足水汽颗粒条件后,还可以进行报警次数累计,并判断累计报警次数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次数,并在累计报警次数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次数时进行报警,否则重复执行当前步骤。
6.一种火灾烟雾自动识别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光路感烟探测迷宫和控制模块,所述三光路感烟探测迷宫包括用于获取前向检测值的前向红外光路、用于获取后向检测值的后向红外光路以及用于获取蓝光检测值的后向蓝光光路;
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有烟雾类别识别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烟雾类别识别模块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火灾烟雾自动识别报警方法,并在需要报警时向所述报警模块发送报警指令;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报警指令进行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灾烟雾自动识别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红外光路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管和一体式接收管,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管的光轴与所述一体式接收管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后向红外光路包括第二红外发射管和所述一体式接收管,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管的光轴与所述一体式接收管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后向蓝光光路包括蓝光发射管和所述一体式接收管,所述蓝光发射管的光轴与所述一体式接收管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敏传感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敏传感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5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