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网状膜层的镀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3468.2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国华 |
主分类号: | C23C14/28 | 分类号: | C23C14/28;C23C14/08;C23C14/10;G02C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网状 镀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网状膜层的镀膜方法,蒸发源用功率为200瓦的CO2激光器形成第三激光束,第三激光束穿过入射窗,由反射镜直接射入真空室,利用凹面反射镜将第三激光束会聚到蒸发材料上,蒸发材料中氧化硅和氧化锆质量比为一比一,用第三激光束熔化氧化硅和氧化锆,在高真空条件下蒸发后的氧化硅和氧化锆分子遇到已经成为蜂窝网状的基材而沉积在基材上形成所需要的薄膜层。镜片的蜂窝网状膜层采用了蜂巢规则六边形原理,在镜片的表面制作出来很多的蜂窝形状的网格,光线通过蜂窝网状膜层再次发生漫反射,这样进入人眼的光线十分柔和,没有过量的有害光线,从而不仅能舒适看到物象,不过分刺眼,而且还能有效保护眼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镜片领域,具体是一种通过激光实现蜂窝网状膜层的镀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眼镜镜片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常用的眼镜片近视和老光或其他光学镜片都是采用凹透镜和凸透镜原理成像,镜片表面都是采用高真空镀膜技术,表面光滑;光线在穿透镜片时所有可见光线在毫无遮挡的情况下直接进入眼睛。如果光线比较强,在阳光下或者夜间开车遇到对面汽车的大灯时;这些强光射入眼睛,人眼会不知不觉的眯眼,这会让人看不清物象,时间久了,不仅容易视觉疲劳,而且对眼睛也是比较大的伤害。并且,随着办公逐步实现电子办公,人们越来越多的对着电脑办公,虽然显示屏可以调整亮度,但是对于眼睛而言光线还是比较强,同时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蓝光对人的眼睛伤害也很大。户外活动时紫外线对眼镜的伤害也极其严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网状膜层的镀膜方法,该镜片的蜂窝网状膜层采用了蜂巢规则六边形原理,在镜片的表面制作出来很多的蜂窝形状的网格,光线通过蜂窝网状膜层再次发生漫反射,然后再由吸收蓝光紫光膜层吸收紫外线和蓝光,这样进入人眼的光线十分柔和,没有过量的有害光线,从而不仅能舒适看到物象,不过分刺眼,而且还能有效保护眼睛。
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蜂窝网状膜层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1、使用第一激光束对待镀膜的镜片基层外表面进行清洗,使用第二激光束对清洗后的镜片基层外表面进行预热;利用静电吸附功能将一层蜂窝状网状膜层基材吸附在镜片的凸面或者凹面,所述蜂窝状网状膜层基材为预设的蜂巢六边形网状图形;
步骤2、在压强为5.0*10-5Pa条件下利用辉光放电,用强力磁场将电子成螺旋状运动来加速靶材周围的氩气离子化,将正离子通过加速器加速打到基材表面,侵蚀基材,使其成为蜂窝网状;但此时的蜂窝网状不具备产生漫反射以减低强光的和眩光的功能,同时也不具备过滤有害光线的作用;
步骤3、在压强为5.0*10-5Pa条件下利用激光蒸发方式,蒸发源用功率为200瓦的CO2激光器形成第三激光束,第三激光束穿过入射窗,由反射镜直接射入真空室,利用凹面反射镜将第三激光束会聚到蒸发材料上,蒸发材料中氧化硅和氧化锆质量比为一比一,用第三激光束熔化氧化硅和氧化锆,在高真空条件下蒸发后的氧化硅和氧化锆分子遇到已经成为蜂窝网状的基材而沉积在基材上形成所需要的薄膜层,所述薄膜层覆盖在蜂窝网上;
步骤4、在压强为5.0*10-5Pa条件下利用氧化硅和氧化锆交替电镀膜层,具体为第一层电镀蒸发氧化硅,第二层电镀蒸发氧化锆,第三层电镀蒸发氧化硅,第四层电镀蒸发氧化锆,第五层电镀蒸发氧化锆,其中第二层氧化锆膜层厚度为400nm的紫膜,用以吸收紫外线,第四层的氧化锆膜层为450nm的蓝膜用以吸收蓝光;
步骤5、在高真空条件下用离子镀原理,在步骤4中的膜层表层镀上一层由纳米材料电镀的防水膜;
其中,第一激光束的激光强度大于第三激光束的激光强度。
进一步的,该镜片包括镜片基层、镜片加硬层、蜂窝网状膜层、吸收蓝光紫光膜层、防水膜层,所述蜂窝网状膜层表面由一系列形如蜂巢的规则六边形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国华,未经周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