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无级变速器用自适应跟踪式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3410.8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傅兵;饶雄海;朱泰平;刘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无级 变速 器用 自适应 跟踪 润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装置,可在不需要额外驱动装置的条件下,实现无级变速器传动带与带轮接触部的自适应跟踪润滑。润滑装置位于主、从动带轮中间,滚珠丝杆轴内部设有油道,中部开有喷油嘴,一端与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一端与壳体润滑油道相连接;滚珠丝杆螺母两端支架装有球型滚珠,球型滚珠分别与可动锥盘油缸左右两侧端面接触。变速过程中,可动锥盘轴向移动,传动带与带轮接触半径随之改变,滚珠丝杆螺母同步轴向移动,并驱动滚珠丝杆轴旋转,喷油嘴随之旋转并改变润滑油喷射角度,可使无级变速器变速过程中,喷油嘴时刻对准传动带与带轮接触部喷射润滑油,实现自适应精准润滑,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复杂控制,可提高无级变速器的润滑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级变速器的润滑装置,尤其涉及到对无级变速器的润滑和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级变速器依靠带轮与金属带或金属链之间的摩擦力传递运动和转矩,其传动形式为摩擦传动,对摩擦传动副实施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是无级变速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一旦润滑不足,金属带或金属链与锥盘表面将发生干摩擦,造成摩擦状态失稳,引起传动带和带轮接触面异常磨损,导致传动模块失效。因此,无级变速器的润滑方式是关系无级变速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现有无级变速器主要使用固定油管定点喷射的方式进行主动润滑,然而,无级变速器传动过程中,金属带或金属链与带轮的接触半径随速比动态变化,传统定点喷射润滑的方式仅能在某一固定速比下对传动带与带轮接触部充分润滑,无法在任意速比下都满足对传动带与带轮接触部的充分润滑,这限制了无级变速器传动可靠性和传动寿命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为达到上述目的,充分考虑到在无级变速器速比变化时,传动带与带轮接触部在径向和轴向上位置变化,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无级变速器用自适应跟踪式润滑装置,能够适应在任意速比下都能对无级变速器充分、精确润滑。
本发明的汽车无级变速器用自适应跟踪式润滑装置,所述汽车无级变速器由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构成,主、从动带轮分别包括一固定锥盘和一可动锥盘,金属带或金属链形式的传动带绕于所述的主、从动带轮之间,传动带两侧与带轮表面接触,通过摩擦力传递扭矩,可动锥盘端部设有加压装置将传动带夹紧,同时可通过调节夹紧力改变传动带与主、从动带轮的接触半径。所述汽车无级变速器用自适应跟踪式润滑装置用于向所述传动带两侧边与带轮表面接触的部位提供润滑和冷却用油,其中,所述汽车无级变速器用自适应跟踪式润滑装置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沿主动带轮的轴向平行配设有滚珠丝杆轴,所述的滚珠丝杆轴中间开有喷油嘴,喷油嘴对着传动带与主动带轮的开始接触部喷射润滑油,滚珠丝杆轴内部设有油道,滚珠丝杆轴的开口端与壳体润滑油管道相连,滚珠丝杆轴开口端与壳体润滑油管道之间装有密封圈,防止润滑油泄露,滚珠丝杆轴另一端封闭,滚珠丝杆轴封闭端与无级变速器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使滚珠丝杆轴在绕轴旋转时同时沿轴向移动。
所述汽车无级变速器用自适应跟踪式润滑装置中,滚珠丝杆螺母垂直轴线方向具有两处外延支架,两处外延支架上分别安装有左端球型滚珠和右端球型滚珠,所述球型滚珠可在外延支架安装孔内自由转动,两个球型滚珠分别与可动锥盘部的油缸两侧接触,使滚珠丝杆螺母轴向运动与主动带轮的可动锥盘的轴向运动保持一致。
所述汽车无级变速器用自适应跟踪式润滑装置中,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在轴向移动时与滚珠丝杆螺母的内部滚珠摩擦,内部滚珠自转的同时沿滚道滚动,带动滚珠丝杆轴绕轴旋转,位于滚珠丝杆轴上的喷油嘴也随滚珠丝杆轴旋转。
所述汽车无级变速器用自适应跟踪式润滑装置中,速比变化时,所述滚珠丝杆轴上的螺距,满足当滚珠丝杆轴轴旋转润滑传动带与带轮接触部所需角度时,滚珠丝杆轴轴向移动的距离与传动带的中心线轴向移动距离相同;所述滚珠丝杆轴的上的螺纹旋线数,满足滚珠丝杆螺母轴向移动的距离与可动锥盘轴向移动距离相等时,滚珠丝杆轴轴向移动的距离与传动带的中心线轴向移动距离相同。
所述汽车无级变速器用自适应跟踪式润滑装置的具体控制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针织成型口罩及其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涤纶化纤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