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六量子比特纠缠态的受控双向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03270.4 | 申请日: | 2021-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5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潘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B10/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量子 比特 纠缠 受控 双向 安全 直接 通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六量子比特纠缠态的受控双向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采用六量子比特纠缠态作为量子资源;共包括以下八个过程:
S1)Charlie制备一个由N个六量子比特纠缠态|Θ123456构成的量子态序列这里,上标1,2,...,N代表S中六量子比特纠缠态的顺序;然后,Charlie将S分割成六个不同的子序列,即和然后,Charlie产生四组诱骗光子它们的每个粒子随机处于四个量子态{|0,|1,|+,|-}之一,其中然后,Charlie将分别随机插入形成最后,Charlie将和传送给Alice,将和传送给Bob,并将和保留在手中;
S2)Charlie告诉中诱骗光子的位置和制备基;Alice利用Charlie告诉的相应制备基测量中的诱骗光子并告诉Charlie她的测量结果;Charlie通过对比诱骗光子的初态和Alice的测量结果来判断在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Eve;
同时,Charlie告诉中诱骗光子的位置和制备基;Bob利用Charlie告诉的相应制备基测量中的诱骗光子并告诉Charlie他的测量结果;Charlie通过对比诱骗光子的初态和Bob的测量结果来判断在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Eve;
如果和的任一传输过程中存在Eve,通信将被终止,否则,通信的下一步将被执行;
S3)Bob丢弃中的诱骗光子得到然后,Bob利用Z基测量中的粒子得到测量结果其中Z基为{|0,|1},n=1,2,...,N;
同时,Alice丢弃中的诱骗光子得到然后,Alice利用Z基测量中的粒子得到测量结果其中n=1,2,...,N;然后,Alice制备一个新序列其中是也处于量子态的粒子;然后,Alice制备两组诱骗光子它们的每个粒子随机处于四个量子态{|0,|1,|+,|-}之一;然后,Alice将随机插入来形成最后,Alice将传送给Bob;
S4)Alice告诉中诱骗光子的位置和制备基;Bob利用Alice告诉的相应制备基测量中的诱骗光子并告诉Alice他的测量结果;Alice通过对比诱骗光子的初态和Bob的测量结果来判断在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Eve;如果的传输过程中存在Eve,通信将被终止,否则,通信的下一步将被执行;
S5)Bob丢弃中的诱骗光子得到为了编码他的秘密比特kn(ln),Bob对粒子施加酉操作得到粒子其中n=1,2,...,N;这样,被转变为然后,Bob产生两组诱骗光子它们的每个粒子随机处于四个量子态{|0,|1,|+,|-}之一;然后,Bob将随机插入形成最后,Bob将传送回Alice;
S6)Bob告诉中诱骗光子的位置和制备基;Alice利用Bob告诉的相应制备基测量中的诱骗光子并告诉Bob她的测量结果;Bob通过对比诱骗光子的初态和Alice的测量结果来判断在的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Eve;如果的传输过程中存在Eve,通信将被终止,否则,通信的下一步将被执行;
S7)Alice丢弃中的诱骗光子得到为了编码她的秘密比特in(jn),Alice对粒子施加酉操作得到粒子其中n=1,2,...,N;然后,Alice利用Z基测量粒子得到测量结果并公布给Bob,其中n=1,2,...,N;Alice能轻易地从和她的私密比特in(jn)推断出Bob的私密比特kn(ln);
S8)Charlie利用Bell基一同测量中的粒子和中的粒子得到测量结果并公布给Bob,其中n=1,2,...,N;这样,Bob能从和他的私密比特kn(ln)轻易解密出Alice的私密比特in(j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2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