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套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3231.4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隋锡朝;李凤卫;纪勇;毛文君;张云;祖雪晴;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无锡医百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胸腔 引流 套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套装,包括能够留在胸腔的多腔引流管及连接在多腔引流管体外接口的引流容器。一些引流管腔开口于多腔胸腔内流管头部,一些引流管腔开口于胸腔内引流管尾部;所述多腔引流管的若干管腔用于引流胸腔内液体,其他管腔用于引流胸腔内气体,并连通体外管体设有胸腔负压力变化观察装置及引流容器。该发明能顺畅引流胸腔内液体,并能同步排出胸腔内气体,能观察胸腔内压力变化,使用便捷,携带方便,引流效果好,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系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套装。
背景技术
在胸外患者胸腔内肺泡破裂或者胸壁出现创口,如肺大泡破裂或胸壁刀刺伤时,在胸腔生理性负压作用下,大量气体或/和血液会经破口进入胸腔,导致气胸发生,严重的气胸甚至会压迫整个肺脏,影响肺脏的充气张开和排气萎陷,对呼吸造成严重障碍;同时,导致胸腔压力升高,压迫心脏跳动,造成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少量的血气胸,不用外科介入处理,严重的血气胸,必须及时尽早经胸壁防止引流管,甚至开胸手术止血,闭合肺部破口,排出胸腔内液或气体,维持胸腔负压。
在外科开胸手术后,胸腔内也常规需放置引流管。一方面为了排出胸腔内渗出的血液,另一方面,排出胸腔内少量经肺部创口漏出的气体。目的同样是保持胸腔负压,减少对肺脏及心脏的压迫,避免因此导致的通气及循环障碍。
目前的外科胸腔引流装置使用的单腔导管配合水封瓶引流,在导管头部设置有引流开口,无论是放置在胸腔上部还是下部,都很难同时及时有效的对胸腔内气体及液体同步引流。其引流更多依靠的是患者呼吸时胸壁张开或萎陷导致的胸腔压力变化。
其缺点是:水封瓶体积大,重量重,不便于患者转运和早期下床活动;单腔引流管引流开口不能兼顾引流时胸腔上方的气体和下方的液体,引流气体为主时,引流管口部放置在胸腔上部,液体引流有一定延迟效果;引流液体为主时,引流管口部放置在胸腔下部,气体引流有一定延迟效果,导致无法同步及时有效观察胸腔气体和液体的泄露状况,不利于及时有效的对病情变化做出判断。引流结束时,需观察引流管通畅且引流量极小,即可结束引流,关闭引流切口,但目前的单腔引流管及水封瓶引流系统做到这一点较为困难。
临床急需一种能同步引流气体和液体,及时有效观察引流管通畅及引流量状况,且体积轻便,便于携带的引流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套装,本发明无论放置在胸腔上部或胸腔下部,都能够同步引流出气体和液体,同步观察液体和气体引流腔的通畅性,能及时有效观察一定时间段的气体或液体引流量,重量轻,携带方便,减小患者的痛苦,便于转运,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胸腔引流套装,包括多腔引流管,所述多腔引流管包括用于置入胸腔内的第一引流腔和第二引流腔。所述第一引流腔的若干第一引流口设置在多腔引流管头部,所述第二引流腔的若干第二引流口设置在邻近第一引流腔尾部位置。所述多腔引流管包括连通第一引流腔位于胸腔外的第一连接管和连通第二引流腔位于胸腔外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尾部末端设有第一接口,第二连接管尾部末端设有第二接口。
还包括连接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尾端的引流连接管,所述引流连接管内设有单向引流阀膜。
还包括用于连接在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的引流连接管尾端,用于引流液体的排液引流容器。
还包括用于引流气体的排气引流袋。所述排气引流袋设有排气口能与排气引流袋外部连通,所述排气口=或设有阻水透气膜。所述排气引流袋在排气口部位设有第一密封体,能将排气口关闭。
还包括连接设置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尾端,单向引流阀膜前方的指示连接管,所述指示连接管,连通设有用于显示胸腔内压力变化的压变指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无锡医百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无锡医百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