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级MBR膜处理印染废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2264.7 | 申请日: | 202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2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圣云;邹灿;金刚;李文;王国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维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mbr 处理 印染 废水 工艺 | ||
1.一种两级MBR膜处理印染废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污水排入第一处理池(1)内,通过控制第一处理池(1)内的吸附机构(4)进行第一次吸附、脱色以及过滤处理;其中,控制第二吸附结构(42)中底板(421)上的液泵(422)驱动,使第一处理池(1)内的液体通过液泵(422)产生的吸力,穿过第一吸附结构(41)中,通过螺栓(414)固定在吸附架(411)上的MBR膜(413),当水穿过膜架(412)上的MBR膜(413)实现第一层处理,当穿过塑料网筒(423)以及内部的活性炭颗粒实现第二层处理,废水经过筒盖(424)上的抽水管(425)实现不通过深度以及高度的同时抽水,进而穿过第一导水管(426)后,通过第二导水管(427)将初步处理的废水排入第二处理池(2)内;
步骤二、同上述原理相同,将第二处理池(2)内的废水再次处理排入至沉淀池3内等待排放;
步骤三、长期使用后,可控制清洁结构(43)中密封箱(430)内的电机(433)驱动,通过斜齿轮(434)的咬合传动,带动螺旋杆(432通过轴承(431)转动,进而使移动架(435)借助轴挡板的限位,受力进行上下移动,可带动升降架(436)在吸附架(411)上方升降移动,进而带动连杆(437)上的双面毛刷(438)以及单面毛刷(439)进行刷洗MBR膜(413)侧壁进行清洁,防止堵塞,也可拆卸第一导水管(426)将塑料网筒(423)取出进行清洗以及更换内部活性炭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MBR膜处理印染废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池(1)为矩形无上壁结构,且左侧壁顶端连接有进水管,并前壁底端连接有排污管,所述第二处理池(2)为矩形无上壁结构,且固定于第一处理池(1)右侧,并相互贴合,所述沉淀池(3)固定安置于第二处理次右侧,且相互贴合,并沉淀池(3)右侧壁底端开设有排水管,两组所述吸附机构(4)分别可拆卸安置于第一处理池(1)以及第二处理池(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级MBR膜处理印染废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4)包括第一吸附结构(41)、第二吸附结构(42)以及清洁结构(43);所述第一吸附结构(41)可拆卸安置于第一处理池(1)内下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第二吸附结构(42)可拆卸安置于第一吸附结构(41)内,所述清洁结构(43)固定安置于第一吸附结构(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级MBR膜处理印染废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结构(41)包括吸附架(411)、膜架(412)、MBR膜(413)以及螺栓(414);
所述吸附架(411)为凹型结构,且内左右两侧壁中心线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与上壁贯通的插槽,并上壁插槽两侧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螺纹孔,所述吸附架(411)投放于第一处理池(1)内下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并右侧壁顶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轴挡板,所述模架底端分别活动嵌装于吸附架(411)插槽内,且顶部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MBR模固定嵌装于膜架(412)内,所述螺栓(414)分别活动贯穿于膜架(412)两端通孔内,且分别活动旋接于吸附架(411)上壁螺纹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维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维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22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拨硅胶套机构
- 下一篇:碳化硅包壳感应加热连接方法及碳化硅包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