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樟果花色苷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2151.7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4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祥杰;宋毓晔;聂泽坤;陈曦;仝争;杨荣玲;毕艳红;赵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54 | 分类号: | A61K36/54;B01D11/02;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樟 花色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香樟果花色苷的提取方法,采集的香樟果原料清洗,去核,冷冻干燥,粉碎,过筛处理得香樟果粉;采用乙酸乙酯按一定料液比对香樟果粉进行浸提脱脂处理,得脱脂香樟果粉;将脱脂香樟果粉与低共熔溶剂按照一定料液比进行混合,加水稀释,经磁力充分振荡提取;将所得溶液置于超高压条件下进行超高压处理;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反萃取溶液,离心取上清液,得香樟果花色苷粗提液;将樟果花色苷粗提液经大孔树脂和葡聚糖凝胶洗脱,得香樟果花色苷精提液。经脱脂和低共熔溶剂反复萃取配合超高压处理带来的优越破壁效果,三者结合下大幅度提高了香樟果花色苷的提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花色苷的高效提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香樟果花色苷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花色苷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水溶性色素,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叶和根器官的细胞液中,使其呈现由黄、红、紫、蓝、黑等不同颜色,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改善视力、维持肠道菌群多样性等功效,并可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力,提升机体应对病原菌和病毒侵袭时的抗病能力,保障身体健康。花色苷来源广泛且储量丰富,其中植物是天然花色苷的主要来源,我国植物种类数目位居世界第三,为花色苷的提取应用提供了多样且丰富的来源。香樟果是香樟树的果实,其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类物质,香樟树种植广泛、产果量高、结实年限长,香樟果可以进一步加以利用,使其成为可用资源。同时由于花色苷提取效率低及其自身性质不稳定等严重限制了香樟果花色苷在食品、医疗、保健等行业的开发和利用。若能对花色苷的提取制备达到工业化生产规模,必将推动其在人类健康事业中的广泛应用。当前,多种花色苷的提取方法已经较为成熟,已在不同花色苷的提取中得到一定的应用。因此,花色苷在生物、医药、食品等行业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花色苷是含有两个芳香环和一个杂环(C6-C3-C6)结构的花青素糖苷衍生物,基本结构为2-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母环上不同侧链结构会形成不同的花色苷,花色苷结构上的差异决定了其生物学性状和功能的多样性。花色苷最基础的生物活性为抗氧化性,在对人体有益的大多数生理功能中,强大的抗氧化能力是发挥其他生理功能,如清除自由基、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在体外实验中花色苷表现出能促使癌细胞凋亡和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的生理作用,另有研究表明花色苷对食道癌、肺癌、皮肤癌、结肠癌等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花色苷还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有显著疗效。此外,花色苷在保护肝脏、保护神经、改善记忆力、抗辐射损伤、抗血栓等方面也有积极效果。
低共熔溶剂(Deep-eutectic solvent,DES)是通过氢键受体(Hydrogen-bondacceptor,HBA)和氢键供体(Hydrogen-bond donor,HBD)的氢键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熔点比其任一组分的熔点都要低,在室温状态下常呈现液体状态的一种混合物,低共熔溶剂的合成原料均为常见化合物,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制备过程仅需将几种化合物混合并于一定温度下加热搅拌直至形成均一的无色液体即可,易于制备及提取使用。
研究发现,低共熔溶剂挥发性低、化学性质稳定、热稳性高、溶解能力强,在天然产物提取中具有良好的实验效果。低共熔溶剂的原料有很多种,一般为胆碱类化合物作为氢键受体,金属盐及有机酸作为氢键供体,其组成成分有些为人体内的代谢中间体或产物,或者为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而氢键供体大多为对人体无害的有机酸或者其他化合物,本身对人体无害且便于自然界微生物的降解。所以,低共熔溶剂还展现出了无毒、制备简单、价格低廉、可生物降解等突出特点,这使得低共熔溶剂在绿色化学领域备受青睐。
低共熔溶剂的组成成分决定了其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氢键给体和氢键供体以及不同的配比结合,可以实现较大范围内调节低共熔溶剂的物化性质。低共熔溶剂在天然产物提取领域相比常见的溶剂提取法在提取效率和提取效果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然而比提高提取效率更重要的是,获得的提取物可以保持其生物活性并且对人类无害,成为食品、生物、催化等领域开发和利用天然产物的又一发展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21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道路安全的防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