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字型三腔导尿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01502.2 | 申请日: | 2021-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02;A61M25/10;A61M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张业放 |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字型 导尿管 | ||
本发明涉及导尿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十字型三腔导尿管,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导引管头,所述导引管头处设有安装在管状本体上的气囊,所述导引管头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冲洗口;所述管状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接头、注水接头和导尿接头,所述充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于气囊,所述注水接头通过水管连接于冲洗口,所述导引管头的端部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内置有十字轴,所述十字轴与导引管头相配合以形成四个导尿口,四个所述导尿口均通过同一个管状本体内腔与导尿接头相连通。本申请采用特殊的十字型导尿口结构设计,具有防堵塞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尿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十字型三腔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器械,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三腔导尿管具有一管状本体,一端为导引管头,用于插入尿道,近导引管头设有一个气囊,气囊充气时将导尿管固定在尿道内,不易脱出;另一端设有三个管道接头,分别为充气接头、注水接头和导尿接头,充气接头经管状本体内的气囊通气管道连通气囊,用于向气囊内充气,注水接头经管状本体内的注水管道导引管头端的冲洗口,用于进行膀胱冲洗,以防止泌尿系感染,导尿接头与管状本体连通,用于连接尿袋排出尿液。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103102U公开了一种三腔导尿管,包括一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的一端为导引管头,近导引管头设有气囊,管状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充气接头、注水接头和导尿接头,所述充气接头经气囊通气管道连通气囊,以使用时朝向人体上部的方向为上方,在导引管头的上部设有冲洗口,所述注水接头经管状本体内的注水管道连接至冲洗口,在导引管头的下部设有导尿口,导尿口与管状本体内腔连通。本发明冲洗效果更好,可以避免刺激膀胱三角区,不易造成膀胱痉挛,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引流效果更好,并可以减少残余尿量,降低继发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同时方便了医疗工作者操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若患者存在血尿,则导尿管的一端插入人体膀胱内仍不能进行排尿,因为血凝块会堵住导尿管,而一旦膀胱内积蓄大量血块,会造成胀痛,因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十字型三腔导尿管,该导尿管采用特殊的十字型导尿口结构设计,具有防堵塞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十字型三腔导尿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十字型三腔导尿管,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导引管头,所述导引管头处设有安装在管状本体上的气囊,所述导引管头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冲洗口;所述管状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接头、注水接头和导尿接头,所述充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于气囊,所述注水接头通过水管连接于冲洗口,所述导引管头的端部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内置有十字轴,所述十字轴与导引管头相配合以形成四个导尿口,四个所述导尿口均通过同一个管状本体内腔与导尿接头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注水接头内螺纹配合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于注水接头的一端开设有嵌设孔,所述嵌设孔的孔径大于连接管的内径,所述嵌设孔内插接有软垫。
可选的,所述嵌设孔内螺纹配合有压环,所述压环将把软垫压紧在嵌设孔的底部孔壁上。
可选的,所述压环上固定套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径大于连接管的外径。
可选的,所述嵌设孔的底部孔壁上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顶出弹簧;当所述压环将软垫压紧在嵌设孔的底部孔壁上时,所述顶出弹簧将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套设于管状本体外部的柔性防护塞,所述防护塞朝向导引管头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置有用于抵触男性生殖器的尿道口位置的蘑菇头,所述蘑菇头可与容纳槽滑动配合,所述蘑菇头的中部设置有可供管状本体穿过的让位孔。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在本申请中,创新性的采用在导引管头的端部设置开口,且利用十字轴将该开口划分成四个导尿口,以增大导尿口的流量,进而避免血凝块完全堵住导尿管,以实现防堵塞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1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