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杆减摩调心轴承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1150.0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堂;钱佳涛;王丽华;卞士军;张海骄;孙乐乐;崔强;余雷;马力;王守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开诚智能安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23200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杆减摩调 心轴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锚杆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杆减摩调心轴承机构。一种锚杆减摩调心轴承机构,包括锚杆、所述锚杆上依次穿设锚盘、调心垫、保持架和减摩垫,所述保持架上设置有滚针,所述调心垫与所述锚盘配合的一端具有球面结构。本申请中球面的调心垫可以来补偿煤壁与锚杆之间的倾角,改善各件的受力情况,减少变形破坏;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少锚杆螺母与锚盘之间的相对运动阻力,在原有扭力条件下能极大提高锚杆预紧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锚杆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杆减摩调心轴承机构。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是一种主动支护结构,锚杆预紧力是发挥锚杆主动支护作用的前提条件,没有预紧力的锚杆或预紧力低的锚杆,实际上等同于被动支护,发挥不了主动支护的优势。主动支护是维持巷道稳定性的最有效手段,相比其它被动支护结构来说,该装置工艺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能够极大地维护巷道的稳定性,发挥围岩自稳能力。
最新版国家规范规定,锚杆的初始预紧力应该要达到杆体强度的30%~60%,如,一根Φ20mm、屈服强度为335MPa的普通锚杆,其屈服力105KN,极限承载力超过150KN,也就是说它的初始预紧拉力必须要达到31.5KN~63KN。
而当前的锚杆支护结构采用塑料垫片,容易产生变形和破坏,且摩擦阻力非常大。通过测力锚杆测试和现场测力计试验,部分倾角较大的锚杆在使用手持风钻加固时,锚杆预紧拉力不到20KN,远远达不到上述标准,必须增加扭力倍增装置才能达到初始预紧力要求,极大地阻碍了锚杆支护效率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锚杆减摩调心轴承机构,在原有扭力条件下能极大提锚杆高预紧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锚杆减摩调心轴承机构,包括锚杆、所述锚杆上依次穿设锚盘、调心垫、保持架和减摩垫,所述保持架上设置有滚针,所述调心垫与所述锚盘配合的一端具有球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保持架为环形,其材质为尼龙或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滚针为若干个,沿周向均匀设置在保持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调心垫背向保持架的面为球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滚针的滚动中心轴均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中球面的调心垫可以来补偿煤壁与锚杆之间的倾角,改善各件的受力情况,减少变形破坏;同时滚针的设置可以将原本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的形式,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少锚杆螺母与锚盘之间的相对运动阻力,在原有扭力条件下能极大提高锚杆预紧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减摩垫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减摩垫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的保持架及滚针结构正视图
图5为本申请的保持架及滚针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的调心垫结构正视图
图7为本申请的调心垫结构俯视图1-减摩垫、2-保持架、3-滚针、4-调心垫、5-锚杆、6-锚杆螺母、7-锚盘、8-煤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开诚智能安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平安开诚智能安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1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