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海漂垃圾识别的仿视觉识别方法、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0850.8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祥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万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7/194;G06T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垃圾 识别 视觉 方法 设备 介质 | ||
1.一种实现海漂垃圾识别的仿视觉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监测海域;将监测海域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在监测海域搭设至少一个影像采集设备采集各区域的影像数据;
建立背景数据库;根据所述各区域的影像数据挑选与各区域一一对应的背景影像放入背景数据库中,所述背景影像为海面不包含异物的影像;
模型训练;收集复数张海漂垃圾的图片作为训练样本集,通过训练样本集对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训练,生成海漂垃圾识别模型;
仿视觉处理;通过影像采集设备获取各区域的实时影像数据,将每一区域的实时影像数据分别与对应的背景影像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进行异或处理,消除实时影像数据与背景影像相同的部分,保留实时影像数据与背景影像不同的部分为待识别目标;
海漂垃圾识别;通过海漂垃圾识别模型对所述待识别目标进行识别,输出识别为海漂垃圾的待识别目标,并将无法识别的待识别目标进行标注后对海漂垃圾识别模型进行迭代训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海漂垃圾识别的仿视觉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挑选所述背景影像的方法具体为:
首先通过人工挑选各区域的背景影像放入背景数据库中,并记录挑选时间;
设定时间阈值T0,若当前时间与所述挑选时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时间阈值T0时,通过影像采集设备自动获取各区域的实时影像数据,并通过所述海漂垃圾识别模型识别实时影像数据中是否包含海漂垃圾;
若一区域的实时影像数据不包含海漂垃圾,则将背景数据库中的该区域的背景影像更新为当前的影像数据并记录更新时间;
若一区域的实时影像数据包含海漂垃圾,则持续通过海漂垃圾识别模型对该区域的实时影像数据进行监测,直至该区域的实时影像数据不包含海漂垃圾后,再将背景数据库中的该区域的背景影像更新为当前的影像数据并记录更新时间;
各区域的背景影像根据更新时间和时间阈值T0按上述步骤进行持续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海漂垃圾识别的仿视觉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仿视觉处理步骤中,还包括一图像预处理步骤,具体为:
根据各区域的影像数据分别确定各区域的海面轮廓;
根据各区域的海面轮廓分别制定各区域的切割模板并保存;
通过各区域的切割模板分别对各区域的实时影像数据和背景影像进行图像切割,剔除实时影像数据和背景影像中海面轮廓以外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海漂垃圾识别的仿视觉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或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对所述背景影像进行灰度处理,获取背景灰度图;
对所述背景灰度图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后,获取背景灰度图中各像素点对应的灰度值;
对实时影像数据进行上述灰度处理和平滑滤波处理,获取实时灰度图中各像素点对应的灰度值;
设定灰度差阈值T1,逐一对比实时灰度图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与背景灰度图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获取像素点与灰度差值一一对应的灰度差分布图,通过灰度差阈值T1对所述灰度差分布图进行二值化,将灰度差值大于灰度差阈值T1的像素点置为黑点,将灰度差值小于灰度差阈值T1的像素点置为白点,生成二值化图像;
根据二值化的黑点轮廓确定为待识别目标的轮廓,根据待识别目标的轮廓在实时影像数据中提取出待识别目标。
5.一种实现海漂垃圾识别的仿视觉识别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实现海漂垃圾识别的仿视觉识别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万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万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08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停表综合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发花工艺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