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改扩建高速公路保通开口分级控制引导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0800.X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3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洪旋;黄正昌;唐全;钟新亮;苏敏;陈亚振;陈晨;李宇春;卢程辉;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开阳扩建管理处;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52;G08G1/09;G08G1/0962;G08G1/16;H04W4/40;H04W4/8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陈晓宁;王敏锋 |
地址: | 529339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beacon 技术 扩建 高速公路 开口 分级 控制 引导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改扩建高速公路保通开口分级控制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第i车辆检测模块、第i Beacon基站、第i控制模块的布设安全间隔L1、L2,第i可变标识板位于第i控制模块前方,布设间隔为L,第i车辆检测模块检测当前车辆的车头时距、实时车速并进行等级划分得到时距等级信息、车速等级信息并传输给第i控制模块,i∈[1,2];
L1指的是所布设的第一车辆检测模块到保通开口的距离,L2指的是所布设的第二车辆检测模块到保通开口的距离;
步骤1中所述安全间隔L1、L2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L1、L2为安全间隔,S0为两车不相撞的安全距离,v为改扩建高速公路正常行驶情况下的85%位车速,t为驾驶员反应时间;
步骤1所述第i车辆检测模块检测的车头时距等级信息为:
若车头时距<X1时,车头时距等级信息为一级,X1=2s;
若车头时距介于[X1,X2]之间时,车头时距等级信息为二级,[X1,X2]=[2,5];
若车头时距X2时,车头时距等级信息为三级,X2=5s;
步骤1所述第i车辆检测模块检测的车速等级信息为:
若车速<Z1时,车速等级信息为一级,Z1=60km/h;
若车速介于[Z1,Z2]之间时,车速等级信息为二级,[Z1,Z2]=[60,80];
若车速Z2时,车速等级信息为三级,Z2=80km/h;
步骤1中的第i控制模块所得到的车头时距等级信息为Xi;
步骤1中的第i控制模块所得到的车速等级信息为Yi;
步骤2:第i控制模块根据所获取的时距等级信息、车速等级信息进行计算并得到危险等级,并根据危险等级来采取相应的控制引导措施;
当危险等级为三级时,第i Beacon基站和第i可变标识板不进行工作;
当危险等级为二级时,第i可变标识牌开启工作;
当危险等级为一级时,第i Beacon基站和第i可变标识板同步开启工作,i∈[1,2];
步骤2中的第i控制模块根据所获取的时距等级信息、车速等级信息进行计算并得到危险等级,具体如下所示:
W=x*Xi+y*Yi
式中:W代表车辆危险等级;
x、y代表各因素的权重系数,x=0.5,y=0.5;
Xi代表车头时距等级信息;
Yi代表车速等级信息;
当分级指数7<W<10时,车辆危险等级为一级;
当分级指数4<W≤7时,车辆危险等级为二级;
当分级指数0<W≤4时,车辆危险等级为三级;
步骤2中当车辆危险等级为一级、二级时,第i可变标识板显示道路限速信息;
当车辆危险等级为三级时,不进行工作;
步骤3:第i Beacon基站发送广播数据包,行驶车辆通过设备的蓝牙接收广播数据包,并根据接收广播数据包信息来进行车内语音播报;i∈[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Beacon技术的改扩建高速公路保通开口分级控制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第i Beacon基站发送广播数据包为:
data={DJ}
data为第i Beacon基站发送广播数据包,DJ为发生的提示信息:前方即将变道,请小心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开阳扩建管理处;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开阳扩建管理处;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08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