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灾智能检测预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00579.8 | 申请日: | 2021-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5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申杰;周海成;毕贞磊;裴兴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沃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刘旋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灾 智能 检测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火灾预警装置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火灾智能检测预警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内部开设有内槽,内槽内的左壁面固定连接有蓄电驱动电机,内槽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蓄电驱动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受热开启箱,蓄电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右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横管,每个横管的左侧均设置有响铃筒,通过设置机体、受热开启箱配合响铃筒,在火灾来领时,火灾产生的热量会对位于箱体内部的椭圆气囊进行加热,推柱带动撞柱撞击铃铛,铃铛触碰壳盖上以此产生声音进行报警,利用火灾热能提供的动能并配合蓄电驱动电机对周围产生警报,这样避免了温度传感器失灵造成对报警不准确的影响,同时更好的适应了将报警装置安装在楼道中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灾预警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火灾智能检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探讨家庭火灾的特点及防火对策,对于预防家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具有现实意义,其中报警器的高楼中尤为重要,目前多数报警器均设置在安全楼梯的墙面中,这样可以防止电梯口人数过多可能对报警器造成的破坏,且目前多数报警器多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对周围温度的检测并报警,而由于温度传感器均为较精密的器件,同时报警器又多长期暴露在外界,因此温度传感器可能出现失灵的状况,而当出现这样的状况会极大的影响报警装置报警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灾智能检测预警装置,具备可以避免报警装置受到采用温度传感器时产生的信息采集不准确现象产生,同时更好的适应了将报警装置安装在楼道中的状态等优点,解决了报警器又多长期暴露在外界,因此温度传感器可能出现失灵的状况,而当出现这样的状况会极大的影响报警装置报警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避免了温度传感器失灵造成对报警不准确的影响,同时更好的适应了将报警装置安装在楼道中的状态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灾智能检测预警装置,包括机体,机体设置于墙面上,机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前盖,机体的内部开设有内槽,内槽的内部与前盖的内部相连通,内槽内的左壁面固定连接有蓄电驱动电机,内槽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设置在蓄电驱动电机的右侧,蓄电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隔板的壁面并活动延伸出隔板外部的右侧,蓄电驱动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受热开启箱,蓄电驱动电机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手动开关,蓄电驱动电机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自动开关,蓄电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右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横管,四个横管成等分状设置,每个横管内远离蓄电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滤网,每个横管的左侧均设置有响铃筒。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排气孔的内部与内槽的内部相连通,且排气孔的位置与横管位于同一纵向平面上,横管的内部设置成中空状,且横管远离蓄电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成开口状,横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滤网位于横管内远离蓄电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受热开启箱包括有箱体,箱体固定连接于蓄电驱动电机的上表面,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空槽,空槽内部的下方与蓄电驱动电机的上表面相连通,空槽设置成套接于自动开关的外部,空槽的内部设置有椭圆气囊,椭圆气囊活动连接于空槽的内部,且椭圆气囊设置于自动开关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受热开启箱还包括有两个侧槽,两个侧槽分别开设于空槽内的两侧壁面上,两个侧槽之间活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一,两个压缩弹簧一远离滑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侧槽内的底壁上,两个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通过两个滑板滑动连接于空槽的内部,压板的上表面贴合于椭圆气囊的下表面上,压板设置于自动开关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沃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帕沃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0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