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井套管修复工具及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9501.9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丽;孙娅璐;巴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辰鑫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广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套管 修复 工具 方法 | ||
1.一种油井套管修复工具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形壳体(1)、第二环形壳体(2)和烟气过滤模块;第一环形壳体(1)左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环形壳体(2),第一环形壳体(1)和第二环形壳体(2)均设置为中空结构,第二环形壳体(2)左端设置有轮齿环(3),第一环形壳体(1)右部上侧设置有旋转动力模块,第一环形壳体(1)周面上侧和下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7),第一调节螺杆(7)相对一端均贯穿第一环形壳体(1)转动连接有弧形限位板(8),弧形限位板(8)相对一端均内嵌设置有若干滚动移送模块,第二环形壳体(2)内部下侧设置有超声波探伤仪和第四伸缩杆(37),超声波探伤仪位于第四伸缩杆(37)左侧,超声波探头(38)上端设置有探头(38),探头(38)上端贯穿第二环形壳体(2);
第二环形壳体(2)右端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矩形滑套(17),第二环形壳体(2)右端上侧通过矩形滑套(17)滑动连接有第一Z字形板(18),第一Z字形板(18)下部设置有切割电机(19),切割电机(19)通过电机轴连接有刀片(20),第二环形壳体(2)周面上侧设置有第二升缩杆(21),第二升缩杆(21)上端连接第一Z字形板(18),第二环形壳体(2)右端下侧通过矩形滑套(17)滑动连接有第二Z字形板(22),第二Z字形板(22)上部设置有小型焊机(23),第二环形壳体(2)周面下侧设置有第三伸缩杆(24),第三伸缩杆(24)下端连接第二Z字形板(22);
第一环形壳体(1)周面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L型固定杆(25),L型固定杆(25)右端均连接有固定套(26),固定套(26)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杆(27),滑杆(27)相对一端均贯穿固定套(26)连接有第二弧形夹板(28),固定套(26)内部相离一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杆(29),第二调节螺杆(29)相对一端均抵靠滑杆(27),第二弧形夹板(28)左端均设置有若干抽烟孔(30),第二弧形夹板(28)相离一端右侧均设置有烟气过滤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套管修复工具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旋转动力模块包括伺服电机(4)和齿轮(5),伺服电机(4)设置于第一环形壳体(1)内部右端上侧,伺服电机(4)右端通过电机轴贯穿第一环形壳体(1)连接有齿轮(5),齿轮(5)啮合连接轮齿环(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套管修复工具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形壳体(1)内部左端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电池(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套管修复工具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滚动移送模块包括凹槽(9)、弹簧(10)、顶板(11)和滚珠(12),凹槽(9)内部顶端均设置有弹簧(10),弹簧(10)另一端均连接有顶板(11),凹槽(9)内部下侧设置有滚珠(12),顶板(11)下端抵靠滚珠(12),滚珠(12)下部延伸到凹槽(9)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套管修复工具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形壳体(1)左端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部均内嵌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3),第一伸缩杆(13)相对一端均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14),第一弧形夹板(14)相对一端均设置有橡胶防滑层(15),第一弧形夹板(14)相离一端均设置有若干导向杆(16),导向杆(16)另一端均贯穿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套管修复工具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烟气过滤模块包括风机(31)、抽烟管(32)、过滤筒(33)和活性炭滤芯(34),风机(31)前部通过抽烟管(32)连接抽烟孔(30),风机(31)右部均通过送风管连接有过滤筒(33),过滤筒(33)另一端连接有卡盖,过滤筒(33)中部均设置有活性炭滤芯(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套管修复工具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形壳体(1)周面左上侧设置有把手(35),第一环形壳体(1)左端上侧设置有开关组(36),开关组(36)电性连接伺服电机(4)、电池(6)、第一伸缩杆(13)、切割电机(19)、第二升缩杆(21)、小型焊机(23)、第三伸缩杆(24)、探头(38)、风机(31)和第四伸缩杆(37)。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油井套管修复工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将本装置套在油井套管上,根据油井套管不同的粗细程度,旋转第一调节螺杆(7)带动两个弧形限位板(8)相向移动,直至滚珠(12)抵靠油井套管,适用范围更广;
步骤二、第四伸缩杆(37)带动探头(38)上移靠近油井套管,同时伺服电机(4)带动齿轮(5)转动,通过轮齿环(3)带动第二环形壳体(2)旋转,由此可实现对油井套管一周的详细探测,通过把手(35)带动第一环形壳体(1)左右移动,即可快速实现破损点的探知;
步骤三、找到破损点后,第四伸缩杆(37)带动探头(38)复位,第一伸缩杆(13)带动第一弧形夹板(14)沿着导向杆(16)相对移动,使得设备快速定在油井套管上;
步骤四、固定后,首先第二升缩杆(21)带动第一Z字形板(18)沿着矩形滑套(17)下移,使得切割电机(19)带动刀片(20)旋转切割破损处,伺服电机(4)最终带动切割电机(19)旋转一周即可快速切断油井套管破损处,此时将新的油井套管安放在第二弧形夹板(28)上夹紧,然后第三伸缩杆(24)带动第二Z字形板(22)上移,通过小型焊机(23)进行接缝处的焊接,伺服电机(4)最终带动小型焊机(23)旋转一周实现快速全面的焊接,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步骤五、风机(31)通过抽烟孔(30)抽取切割和焊接时产生的烟气,并送至过滤筒(33)内,经过活性炭滤芯(34)的过滤后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辰鑫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营辰鑫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95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用伤口清洁装置控制电路
- 下一篇:图片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