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溶发育区灌注桩成桩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99080.X | 申请日: | 2021-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雷斌;陈小慧;童心;李树青;刘小敏;杨静;王志权;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8;E02D1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刘玫潭 |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岩溶 发育 灌注 桩成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灌注桩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岩溶发育区灌注桩成桩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利用全回转钻机带动套管回转下压,套管内形成桩孔;2)、在套管内下入清渣桶进行第一次清孔,桩孔底部的沉渣自上而下落入在清渣桶的容腔中;3)、往桩孔内下方钢筋笼,钢筋笼的外周围裹有金属外丝网,金属外丝网的外周围裹有密目尼龙网;4)、往桩孔内下入清渣头进行第二次清孔,带动沉渣朝上涌起呈悬浮状;5)、通过灌注管往桩孔内灌注混凝土,同时朝上纵向起拔所述套管;岩溶发育区灌注桩成桩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钻进效率高;2)、解决套管起拔后,混凝土朝溶洞的扩散流失问题;3)、有效控制了混凝土的流失;4)、现场文明施工条件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灌注桩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岩溶发育区灌注桩成桩方法。
背景技术
在岩溶发育区,一般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溶洞以及裂隙普遍发育。溶洞一般有单个、多层(串珠状)溶洞,有小溶洞(洞高≤3m)、大溶洞(洞高>3m),有全充填、半充填、无充填溶洞;裂隙发育表现为溶沟、溶槽、石笋、石芽发育,具体特征为岩面倾斜较大。
在岩溶发育区灌注桩施工,一般最常见采用冲击和旋挖钻进成孔工艺,旋挖钻进在成孔过程中,需采用灌注混凝土处理偏孔、由于岩面倾斜常造成钻头受力不均匀,易发生斜孔、卡钻、掉钻,冲击钻进需要反复回填块石、粘土进行纠偏;而当遇到溶洞尤其是无充填的大溶洞时,易发生泥浆渗漏、垮孔,严重的甚至造成地面塌陷;另外,当处于地下水丰富地层时,套管内的泥浆使得采用捞渣斗清孔较困难,尤其当套管底部未完全跟进至孔底时,会出现清孔时间较长,或难以满足设计和规范对沉渣厚度的要求;通过灌注管灌注桩身混凝土时,混凝土易沿溶洞发生充填,造成混凝土超灌量大。以上这些因素,使得在岩溶发育区灌注桩成孔、成桩不可预见因素多,既影响质量、进度,混凝土浪费造成施工费用高,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岩溶发育区灌注桩成桩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灌注管灌注桩身混凝土时,混凝土易沿溶洞发生充填,造成混凝土超灌量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岩溶发育区灌注桩成桩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利用全回转钻机带动套管回转下压,将所述套管自上而下下压进土体内,直至所述套管的底部达到设定高度,所述套管穿过土体内的溶洞;利用冲击锤冲锤套管内的岩层,利用冲抓斗将套管内的土体以及碎岩抓取出套管外,所述套管内形成桩孔;
2)、在所述套管内下入清渣桶进行第一次清孔,所述清渣桶位于所述桩孔的底部的上方;所述清渣桶中具有顶部开口的容腔,所述容腔中设有纵向布置的气流管,所述气流管内具有纵向布置且与容腔隔绝布置的气流道,所述气流道的底部贯穿所述清渣桶的底部,所述气流道的顶部通过管道与空压机连通;所述空压机通过管道向气流道内输入高压气流,所述高压气流自上而下冲击桩孔底部的泥浆以及沉渣,带动泥浆以及沉渣朝上涌起,所述桩孔底部的沉渣自上而下落入在清渣桶的容腔中;
3)、往所述桩孔内下方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具有穿过溶洞的溶洞段;所述钢筋笼的外周围裹有金属外丝网,所述金属外丝网覆盖所述溶洞段,所述金属外丝网的外周围裹有密目尼龙网,所述密目尼龙网的顶部高于所述金属外丝网的顶部,所述密目尼龙网的底部密封所述钢筋笼的底部;往所述桩孔内下放灌注管,所述灌注管的底部位于桩孔的底部的上方;
4)、往所述桩孔内下入清渣头进行第二次清孔,所述清渣头呈纵向条状布置,所述清渣头内具有纵向布置的吹气道,所述吹气道贯穿所述清渣头的顶部及底部,所述吹气道的顶部通过管道与空压机连接;所述空压机通过管道向吹气道内输入高压气流,所述高压气流自上而下冲击桩孔底部的泥浆以及沉渣,带动沉渣朝上涌起呈悬浮状;
5)、通过灌注管往桩孔内灌注混凝土,同时朝上纵向起拔所述套管,保持所述套管的底部位于所述桩孔内的混凝土的顶部的下方,直至所述桩孔内的混凝土到达桩孔的顶部后,将所述套管拔出所述桩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90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