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电流治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8987.4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优品睡眠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M21/02;G16H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韩迎之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流治疗仪,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传输模块、内置方案模块、显示模块、电流输出模块和环路电流检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内置方案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连接,电流输出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环路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流输出模块连接,环路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采用多种数据传输方式,保证治疗方案数据正常传输;采用微电流刺激仪上加入超低频电流,实现微电流刺激仪设置治疗参数标准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电流治疗仪。
背景技术
微电流治疗仪又叫微电流刺激仪,或经颅微电流刺激仪(cranial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有脉冲、直流、交流等形式。现有的交流微电流治疗仪采用的频率为十几赫兹或几十赫兹,用于模拟脑电α波,进而改善脑功能。
CES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焦虑、抑郁、失眠、疼痛等相应病症疗效较佳。但是目前其作用机制未明确,限制了CES的电流输出参数的标准化,导致治疗效果不稳定。当前输出参数只为业界常用或者医师的个人选择,也限制了CES技术推广和有效治疗病症的方向发展。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研究者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践来完善CES治疗实验设计和输出参数的标准化。
在本发明中,我们创新性地运用微电流的方式将超低频率电流载入大脑。具体是,在微电流刺激仪中,在高频电流的基础上加载了毫赫兹级别的超低频电流,通过高频电流将超低频电流载入大脑,使其能够精确地调节脑内递质的功能,进而精确地调节大脑功能,稳定准确地解决大脑功能方面的问题。
由于超低频电流治疗脑部疾病机理明确,当在微电流刺激仪上加入超低频电流后,微电流刺激仪可根据超低频电流的特性来选择治疗参数,解决了现有微电流刺激仪作用机制不明确,设置治疗参数不能标准化的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微电流治疗仪,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困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电流治疗仪,解决了现有微电流刺激仪作用不明确,设置治疗参数非标准化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电流治疗仪,包括:
中央处理器、数据传输模块、内置方案模块、显示模块、电流输出模块和环路电流检测模块;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用于外部终端发送治疗方案数据,驱动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治疗方案数据进行工作;
所述内置方案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用于根据测评结果生成治疗方案;
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端连接,用于设置治疗参数、选择工作模式及显示当前治疗方案参数;
所述电流输出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出加载毫赫兹级别的超低频电流的高频电流至电极片;
所述环路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环路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环路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流输出模块电流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电流输出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恒流源单元和电极片接口单元;
所述恒流源单元用于输出加载毫赫兹级别的超低频电流的高频电流;
所述电极片接口单元用于连接电极片,将电流输出至电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优品睡眠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优品睡眠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8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