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调节节能供冷电力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8184.9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昌春;林彬;金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源技研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调节 节能 电力 控制系统 | ||
一种智能调节节能供冷电力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随着数字智能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数字智能的电力控制技术逐渐成为智能数字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发明的电力控制组网采用“专网”方式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设计组网方案,采用应用前景最好的电力控制网专网技术,应用在目前节能供冷中普遍使用的数字化电力控制系统,本发明的这个一种智能调节节能供冷电力控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成本低以及高度安全性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工厂车间和办公大楼等地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化控制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电力控制硬件系统和电力控制网管系统,建立智能调节节能供冷模型和节能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对电力数据的算法进行处理并提出最优控制方案的一种智能调节节能供冷电力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控制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很高,目前大多数场景解决电力控制系统目前主要采用电力网技术或专网技术,但很明显的局限是电力网的承载业务能力不足,抗干扰能力普遍较差,特别是某些需要传输高清信息的场景,电力网完全无法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另外Internet的“公网技术”安全、可靠性与容量均无法保证,并且流量包计费方式会导致使用成本极高,用户无法承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采用电力控制硬件系统和电力控制网管系统,建立智能调节节能供冷模型和节能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对电力数据的算法进行处理并提出最优控制方案的一种智能调节节能供冷电力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调节节能供冷电力控制系统,包括电力控制硬件系统和电力控制网管系统,电力控制硬件系统采用EEPROM存储模块、Ethernet PHY模块、Serial Port模块、MCU模块、DSP模块、ABB和RF模块以及PCI总线,EEPROM存储模块与Ethernet PHY和Serial Port串口组合在一起为一整体,并与MCU进行双工系统,MCU模块与DSP模块通过PCI总线进行全双工通讯,DSP模块与ABB和RF模块进行信息交互通讯。电力控制硬件系统和电力控制网管系统应建立智能调节节能供冷模型和节能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为电力控制和控制器的设计打下数学基础,并根据电力控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电力控制硬件系统和电力控制网管系统应重点对电力数据的算法进行处理,利用建立好的节能状态方程对目前电力控制常用的最优控制器进行仿真,提出最优控制方案,弥补常规控制存在的不足。电力控制硬件系统和电力控制网管系统应根据人工势场法的基本思想,建立传统势场法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优化斥力场函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智能调节节能供冷电力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随着数字智能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数字智能的电力控制技术逐渐成为智能数字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发明的电力控制组网采用“专网”方式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设计组网方案,采用应用前景最好的电力控制网专网技术,应用在目前节能供冷中普遍使用的数字化电力控制系统,本发明的这个系统具有高可靠性、成本低以及高度安全性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工厂车间和办公大楼等地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改进电力控制算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改进电力角点提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智能调节节能供冷电力控制系统,包括电力控制硬件系统和电力控制网管系统,电力控制硬件系统采用EEPROM存储模块、Ethernet PHY模块、SerialPort模块、MCU模块、DSP模块、ABB和RF模块以及PCI总线,EEPROM存储模块与Ethernet PHY和Serial Port串口组合在一起为一整体,并与MCU进行双工系统,MCU模块与DSP模块通过PCI总线进行全双工通讯,DSP模块与ABB和RF模块进行信息交互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源技研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睿源技研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8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