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皱纺织面料制备自动化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8179.8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贺增霞;周桂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诺纵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8 | 分类号: | D06B3/18;D06B23/04;D06B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集知匠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3 | 代理人: | 郑琍玉 |
地址: | 230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皱 纺织 面料 制备 自动化 加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皱纺织面料制备自动化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包括沾浸箱、导入辊、缠绕辊、揉搓机构、传导部件和导出辊,所述的导入辊远离导出辊的一侧下方分布有缠绕辊,缠绕辊安装在沾浸箱的中部内壁,揉搓机构位于缠绕辊远离导入辊的一侧,揉搓机构连接在沾浸箱内,传导部件设置在沾浸箱的中部下端内。本发明可以解决纺织面料进行助剂溶液的沾浸时存在的以下问题:面料进行传送时无法对其进行梳理,使得面料吸附助剂的能力较差,面料沾浸助剂的均匀度较差,使得不同位置的助剂沾浸的量均不相同,面料进行助剂的沾浸长度只能够进行定长度调节,且面料沾浸的长度调节较为繁琐;面料的内侧无法吸收到助剂,造成面料后期抗皱效果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皱纺织面料制备自动化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是以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纺织后的面料抗皱能力很差,使得面料产生变形、缩水等问题,因此成型后的纺织面料需要进行抗皱处理。
纺织面料进行抗皱处理时,需要将其沾浸以树脂类材料的助剂溶液内,使得面料能够将助剂进行吸收,之后对其进行干燥、催化等步骤,以便面料能够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现有针对面料助剂溶液的沾浸一般采用导向的方式将面料导入到盛放助剂溶液的容器内,使得面料能够沾浸助剂,针对面料的沾浸处理,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公开号为CN20970304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混纺面料生产用染色设备,该专利通过设置第一导布辊可以对布料进行导向定位,可以防止布料晃动跑偏,第二导布辊呈V型分布不仅可以对布料进行导向定位还可以增大布料在染色箱内腔的通过路径,染色效果更佳,该专利主要针对面料在染色箱内的通过路径进行调节,没有针对面料对染色剂沾浸的效果进行优化:
公开号为CN20885750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TR平纹面料染色装置,该专利通过在染色箱内以分隔板分隔出四个染色腔室,再配合设置的下导向辊和上导向辊,使得面料以曲折的行进方式依次进入四个染色腔室内,能够有效的延长面料的浸染时间,借助上导向辊表面的平滑面设计,以及设置的面料夹持装置,能够有效的避免面料的浸染过程中出现褶皱或重叠,以此来保证面料最终的染色效果,保证面料染色加工的质量,该专利主要针对面料进行平直的传送,没有针对面料对染色剂沾浸的效果进行优化;
现有技术针对纺织面料进行助剂溶液的沾浸时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面料进行传送时无法对其进行梳理动作,使得面料吸附助剂的能力较差,面料沾浸助剂的均匀度较差,使得不同位置的助剂沾浸的量均不相同,面料进行助剂的沾浸长度无法进行自由调节,且面料沾浸的长度调节较为繁琐;面料的内侧无法吸收到助剂,造成面料抗皱效果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诺纵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诺纵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8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