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8076.1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彭也庆;钟德京;胡小强;冯唐涛;孙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33/132;C04B33/1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火发泡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发泡陶瓷包括多个发泡陶瓷粒;所述发泡陶瓷粒包括蜂窝状的闭气孔;所述耐火发泡陶瓷具有开气孔,所述开气孔由所述多个发泡陶瓷粒的颗粒间缝隙构成;所述耐火发泡陶瓷的开口气孔率为2%-25%,闭口气孔率为50%-80%,总气孔率为52%-85%,所述耐火发泡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混合后经第一造粒得到第一粉料:
第一陶瓷坯料:99%-99.9%;
第一分散剂:0.1%-1.0%;
将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混合后经第二造粒得到第二粉料:
第二陶瓷坯料:60%-95%;
第二分散剂:0.1%-1.0%;
发泡剂:0.1%-5.0%;
促熔剂:4.8%-39.8%;
将所述第一粉料与所述第二粉料混合后得到第三粉料,多个所述第一粉料包覆在所述第二粉料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三粉料,将所述第三粉料烧结后得到所述耐火发泡陶瓷,所述第一粉料的始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粉料的发泡温度;所述烧结的最高温度大于所述第二粉料的发泡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一粉料的始熔温度;所述发泡陶瓷粒的平均粒径为0.4mm-5mm,所述第一粉料与所述第二粉料的质量比为1:(1-3),所述第一粉料的粒径为20μm-200μm,所述第二粉料的粒径为0.4mm-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发泡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气孔的平均孔径为0.1mm-5mm;所述闭气孔的平均孔径为0.01mm-0.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发泡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发泡陶瓷的密度为400kg/m3-1200kg/m3。
4.一种耐火发泡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混合后经第一造粒得到第一粉料:
第一陶瓷坯料:99%-99.9%;
第一分散剂:0.1%-1.0%;
将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混合后经第二造粒得到第二粉料:
第二陶瓷坯料:60%-95%;
第二分散剂:0.1%-1.0%;
发泡剂:0.1%-5.0%;
促熔剂:4.8%-39.8%;
将所述第一粉料与所述第二粉料混合后得到第三粉料,多个所述第一粉料包覆在所述第二粉料的外表面形成所述第三粉料,将所述第三粉料烧结后得到所述耐火发泡陶瓷,所述第一粉料的始熔温度大于所述第二粉料的发泡温度;所述烧结的最高温度大于所述第二粉料的发泡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一粉料的始熔温度;所述耐火发泡陶瓷包括多个发泡陶瓷粒;所述发泡陶瓷粒包括蜂窝状的闭气孔;所述发泡陶瓷粒堆积形成所述耐火发泡陶瓷的开气孔,所述耐火发泡陶瓷的开口气孔率为2%-25%,闭口气孔率为50%-80%,总气孔率为52%-85%,所述发泡陶瓷粒的平均粒径为0.4mm-5mm,所述第一粉料与所述第二粉料的质量比为1:(1-3),所述第一粉料的粒径为20μm-200μm,所述第二粉料的粒径为0.4mm-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最高温度为1000℃-1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80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