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制作加工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8046.0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天民 |
主分类号: | B31B70/00 | 分类号: | B31B70/00;B31B70/20;B31B70/64;B31B7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71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塑料 编织袋 制作 加工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制作加工设备及方法,属于编织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制作加工设备主体、编织袋滚轴、支撑固定台、主体支撑柱和转动机构,所述制作加工设备主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固定台,所述支撑固定台顶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内侧活动安装有编织袋滚轴,所述制作加工设备主体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主体支撑柱。本发明通过设计精妙,采用编织袋抚平轴、编织袋抚平器结合,方便解决现有的制作加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编制袋有些部位会发生折叠,无法将编制袋折叠的部位进行抚平的问题,通过以上的结构结合以达到使装置能够对编制袋发生折叠的部位进行抚平,使编制袋在后续的加工中得到更好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加工设备,涉及编织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制作加工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按主要材料构成为聚丙烯袋、聚乙烯袋;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目前广泛应用于肥料、化工产品等物品的一种包装材料。其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切割、单向拉伸为扁丝,经过经纬编织得到产品,一般称为编织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制作加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编制袋有些部位会发生折叠,无法将编制袋折叠的部位进行抚平的问题;
2、现有技术中,对一些制作加工设备来说现有的制作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对塑料编织袋快速切割,以至于不方便进行后序工作的问题,进而达不到制作加工设备的使用初衷,该制作加工设备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制作加工设备及方法,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编织袋抚平轴、编织袋抚平器,解决现有的制作加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编制袋有些部位会发生折叠,无法将编制袋折叠的部位进行抚平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制作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对塑料编织袋快速切割,以至于不方便进行后序工作的问题,通过以上的结构结合以达到使设备能够对塑料编织袋快速切割,方便进行后序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其中再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热熔封口器、活动下压缝合器、编织袋热熔器,方便解决现有的制作加工设备在使用时,无法对塑料编织袋被切割的部位进行缝合,导致编织袋被切割后不能够快速被缝合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达到使装置可以对塑料编织袋被切割的部位进行热熔缝合,方便可以对编织袋进行快速缝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制作加工设备及方法,包括制作加工设备主体、编织袋滚轴、支撑固定台、主体支撑柱和转动机构,所述制作加工设备主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固定台,所述支撑固定台顶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内侧活动安装有编织袋滚轴,所述制作加工设备主体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主体支撑柱,所述制作加工设备主体的外侧且位于主体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扇形固定板,所述扇形固定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台,所述固定连接台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编织袋抚平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扇形固定板的内侧且位于固定连接台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编织袋抚平轴,所述固定连接台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编织袋切割主体,所述编织袋切割主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热熔封口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编织袋抚平轴与编织袋抚平器结合在一起可以对编制袋发生折叠的部位进行抚平。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编织袋切割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撑架的内侧活动安装有编织袋滚动轴,所述编织袋切割主体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支撑架的下方开设且贯穿有编织袋掉落,且所述编织袋切割主体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动力室,所述固定动力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能输送二线,且所述固定动力室的顶部且位于固定动力室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能输送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固定动力室能够为编织袋切割主体与热熔封口器提供动力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天民,未经吴天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8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