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纵、横向置入预应力锚杆压力灌浆加固空心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7708.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鞠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20 | 分类号: | E04B2/20;E04B2/26;E04G23/02;E0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横向 置入 预应力 压力 灌浆 加固 空心 砌块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采用纵、横向置入预应力锚杆压力灌浆加固空心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纵向预应力锚杆(2)、横向预应力锚杆(3)、基础(4);所述墙体(1)为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结构,所述基础(1)为墙下条形基础,所述的纵向预应力锚杆(2)竖向均匀插设于墙体(1)中;所述纵向预应力锚杆(2)的上端采用带螺栓锚具(7)锚固,纵向预应力锚杆(2)的下端锚固在基础(4)中;纵向预应力锚杆(2)上套设有薄壁钢管或塑料管(5),薄壁钢管或塑料管(5)与墙体(1)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之间灌注有砂浆;所述的横向预应力锚杆(3)是在墙体(1)水平方向进行横向钻孔后置入墙体(1),两端采用带螺栓锚具(7)锚固;所述的墙体(1)中每隔5~6层砌块设置水平钢筋网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纵、横向置入预应力锚杆压力灌浆加固空心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预应力锚杆(2)、横向预应力锚杆(3)均采用φ18~φ20预应力锚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纵、横向置入预应力锚杆压力灌浆加固空心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预应力锚杆(2)的竖向布置间距为400mm~6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纵、横向置入预应力锚杆压力灌浆加固空心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预应力锚杆(3)在墙体(1)水平方向每层砌块都进行钻孔,置入横向预应力锚杆(3),两端采用带螺栓锚具(7)锚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纵、横向置入预应力锚杆压力灌浆加固空心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钢筋网片(6)采用φ8钢筋焊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纵、横向置入预应力锚杆压力灌浆加固空心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下基础(4)外侧开挖明沟,沿孔洞的竖向投影方向下开“L”型洞口,所述的“L”型洞口的横截面为矩形,其截面尺寸为600mm×4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采用纵、横向置入预应力锚杆压力灌浆加固空心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对需采用砂浆锚杆加固的墙体进行放线并沿纵墙方向竖向均匀布置孔洞,同时在墙体(1)水平方向确定钻孔位置;
步骤二:在墙体(1)水平方向每层砌块都进行钻孔,置入横向预应力锚杆(3),用扭矩扳手拧紧横向预应力锚杆(3)的螺栓来施加预应力张拉,并采用带螺栓锚具(7)锚固;
步骤三:在墙下基础(4)外侧开挖明沟,沿孔洞的竖向投影方向下开“L”型洞口;
步骤四:将纵向预应力锚杆(2)涂油后套上薄壁钢管或塑料管(5),插入到上述孔洞中,将纵向预应力锚杆(2)布置在墙体(1)内;
步骤五:调整纵向预应力锚杆(2)长度,使其下端深入上述“L”型洞口,其锚固长度不小于700mm,并用C35混凝土将上述洞口填实,使纵向预应力锚杆(2)的下端与基础(4)锚固;
步骤六:采用气动推进注浆机进行压力注浆,将混凝土空心砌块与薄壁钢管或塑料管(5)之间的缝隙用砂浆灌实;
步骤七: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用扭矩扳手拧紧纵向预应力锚杆(2)上端的螺栓来施加预应力张拉,并采用带螺栓锚具(7)锚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77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