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介电层、介电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6994.0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8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潘革波;聂立璠;张龙;张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1/14 | 分类号: | G01L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武岑飞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压力传感器 及其 介电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牺牲材料和聚合物基体材料形成固化薄膜;
将所述固化薄膜置于牺牲材料去除溶液中以去除所述牺牲材料,从而形成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介电层;
其中,所述利用牺牲材料和聚合物基体材料形成固化薄膜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牺牲材料、陶瓷材料和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以形成第一混合溶液,所述陶瓷材料为钛酸钡纳米线;
对所述第一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以将所述有机溶剂蒸发去除,从而形成混合物;
在所述混合物中加入固化剂以形成固化混合物,并利用所述固化混合物形成所述固化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包括聚二甲硅氧烷、聚氨酯、聚酰亚胺、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所述牺牲材料为聚苯乙烯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钡纳米线为经表面修饰的钛酸钡纳米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微球与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的体积比为2:1~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材料的填充量为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的5wt%~2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与所述固化剂的体积比为10:1。
7.一种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形成的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
8.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电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彼此面对设置,所述介电层夹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
9.一种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牺牲材料和聚合物基体材料形成固化薄膜;
将所述固化薄膜置于牺牲材料去除溶液中以去除所述牺牲材料,从而形成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介电层;
其中,所述利用牺牲材料和聚合物基体材料形成固化薄膜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牺牲材料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以形成第二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涂覆于基板上,并对其进行加热,以将所述有机溶剂蒸发去除,从而形成第一薄膜;
利用陶瓷材料、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以及固化剂形成预聚物,所述陶瓷材料为钛酸钡纳米线;
将所述预聚物涂覆在所述第一薄膜上,以形成所述固化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包括聚二甲硅氧烷、聚氨酯、聚酰亚胺、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所述牺牲材料为聚苯乙烯微球。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钡纳米线为经表面修饰的钛酸钡纳米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微球与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的体积比为2:1~4:1。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材料的填充量为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的5wt%~20wt%。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介电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与所述固化剂的体积比为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69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