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制对流取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6817.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赖伴来;彭琦;庞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0;F24D19/06;F24D19/02;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制 对流 取暖器 | ||
1.一种强制对流取暖器,包括前壳(1)、后壳(2)和发热体(3),所述发热体(3)设置于所述前壳(1)与后壳(2)之间所形成的腔室中,所述前壳(1)与所述后壳(2)扣合后的底端设有通风口(21),顶端设有散热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还包括供风装置(4),所述供风装置(4)设置在所述发热体(3)下端与所述通风口(21)之间,所述供风装置(4)包括风道(41)、电机(42)、风轮(43)和风管(44),所述风道(41)上设有进风口(411)和出风口(412),所述风轮(43)设置在所述风道(41)内,并与所述电机(42)形成驱动连接;所述风管(44)沿所述发热体(3)下端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风管(44)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412)连通,其另一端封闭,所述风管(44)上设有朝向所述发热体(3)出风的排风口(4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44)包括风管上壳(441)和风管下壳(442),所述风管上壳(441)和风管下壳(442)扣合后形成所述风管(44),所述排风口(4411)设置在所述风管上壳(4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制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4411)为沿所述风管上壳(441)长度方向设置的通长槽口结构,沿所述排风口(4411)长度方向的内侧均匀设置多个导风片(4412),多个所述导风片(4412)将所述排风口(4411)分隔为多个朝向所述发热体(3)出风的小排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制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4412)的上部垂直于所述排风口(4411)所在平面,所述导风片(4412)的下部向着所述出风口(412)方向弯折,且所述风管下壳(442)在远离所述出风口(412)的方向上,各所述导风片(4412)的下端距离所述风管下壳(442)的底部呈逐渐增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制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41)为离心蜗壳结构,所述进风口(411)位于蜗壳的侧壁上,所述出风口(412)位于蜗壳前端,所述风轮(43)位于所述进风口(411)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为平板状结构,所述后壳(2)具有一空腔,所述发热体(3)嵌在所述后壳(2)的空腔内,且与所述后壳(2)的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通风口(21)和散热孔(22)分别设置于所述后壳(2)的底部和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壳(2)两侧端的左侧盖(5)和右侧盖(6),所述前壳(1)与后壳(2)扣合后嵌在所述左侧盖(5)和右侧盖(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制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侧盖(6)或左侧盖(5)的下部与所述风道(4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包覆所述风道(41)的风道槽(61),所述风道槽(61)的侧壁上设有进风栅(62),所述进风栅(62)与所述进风口(411)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流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3)为云母板式发热体、铝制板式发热体、PTC发热体、发热管式发热体或发热丝式发热体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68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