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鲢标记放流和放流效果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5887.6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蒋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5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记 效果 评价 方法 | ||
1.一种鲢标记放流和放流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打标;本方法把放流的鲢分为两组,大于10公斤的分为一组,小于10公斤的分为一组;大个体鲢在腹腔内植入卫星标,小个体鲢的背鳍上固定外挂标;
步骤2,采集样本;对每年被放流的鲢进行剪鳍条采样并且记录好鲢的年龄、体重大小、形态,以便以后对鲢野外生长进行了解;
步骤3:构建样本遗传档案;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鉴定每条鲢的遗传信息,统计好每条被放流鲢的等位基因并构建样本遗传档案;以后每年进行鲢人工增殖放流前都要把被放流的鲢遗传信息补充到样本遗传档案内;
构建样本遗传档案,具体为:
步骤3.1,取所有放流鲢鳍条样品,提取鲢样品DNA,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组成的5组双重PCR对鲢样品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
10对微卫星引物,具体引物信息如下:
步骤3.2,将PCR扩增产物在体积百分数为10%的聚丙烯酰胺胶上进行电泳分离,根据分离结果统计PCR扩增产物的基因型;
步骤4,回捕放流群体;对鲢进行放流后,在河流定点位置放置卫星信号接收器,收集卫星标信号,确定放流鱼活动范围;在捕捞期回捕放流区域内的鲢;
步骤5,对回捕的个体进行识别,统计出回捕的鲢中有多少为放流个体;具体统计方法为查看背鳍是否有外挂标,并且检查鱼的腹部是否有放置卫星标时留下的刀口和缝合的痕迹;如果两者皆没有,则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被回捕的鲢进行个体鉴定;计算其中的被放流的个体在回捕群体中的比例,计算回捕率的公式为:(回捕样品中的放流群体数量/回捕样品总数量)×100%,回捕率越大,说明增殖放流效果越好,从而估算鲢增殖放流对长江内所有鲢生态量的贡献,进而确定鲢增殖放流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鲢标记放流和放流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被回捕的鲢进行个体鉴定的具体方法为:提取被捕捞鲢的DNA;利用步骤3提供的10对鲢微卫星标记引物组成的5组双重PCR对鲢鱼样品进行PCR扩增;把PCR扩增产物在10%聚丙烯酰胺胶上进行电泳分离;根据分离结果统计PCR扩增产物的基因型;把得到的基因型和样本遗传档案做比对,确定捕捞个体中放流个体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58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生产隐患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仲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