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5145.3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祥;郑玉斌;宋汪泽;张锐;王达伟;孔令蜜;卢柏会;蔺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06 | 分类号: | C07D24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代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在有机溶剂中,在五甲基环戊二烯基1,5‑环辛二烯基氯化钌Cp*Ru(COD)Cl催化剂作用下,催化硫基内炔烃类化合物与含氟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反应制备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不低于56%,制备得到的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生理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含氟三唑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叠氮-炔烃环加成反应是制备1,2,3-三唑类化合物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已有一系列文献或专利报道了1,2,3-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但是关于含氟叠氮化合物和内炔的环加成反应的报道十分有限。2011年华东理工大学的曹松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在CuI催化下,以2-叠氮基-2,2-二氟乙酸乙酯和端炔为原料进行“叠氮-端炔”的环加成反应合成含偕二氟亚甲基的1,2,3-三唑化合物(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11,29(12):2763-2768.)。2016年捷克共和国科学院的Petr Beier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利用有机叠氮化物和全氟烷烃类似物反应合成一系列不同的碳链长度叠氮全氟烷烃(RFN3:RF=C2F5,nC3F7,nC8F17)的新路径以及叠氮全氟烷烃与端炔进行“叠氮-端炔”环加成反应生成N-全氟烷基-1,2,3-三唑类化合物(Angewandte Chemie,2016,129(1):352-355)。1位含氟基团取代的全取代1,2,3-三唑类化合物中既有三唑环结构,又有含氟基团,这两者的特殊性质使得含氟三唑在药物研究、新型农药开发、高分子材料改性等诸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其制备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产物收率不低于56%的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在有机溶剂中,在五甲基环戊二烯基1,5-环辛二烯基氯化钌Cp*Ru(COD)Cl催化剂作用下,催化硫基内炔烃类化合物与含氟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反应制备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反应式如下:
其中,R1和R2为烷基或芳基,R1和R2相同或不同;R3为酯基或烷基;
I为硫基内炔烃类化合物;
II为含氟有机叠氮化合物;
反应温度为室温~80℃,反应时间为12h~24h,制备得到收率不低于56%的含氟1,4,5-三取代的1,2,3-三唑;
所述硫基内炔烃类化合物和所述含氟有机叠氮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1:3,所述硫基内炔烃类化合物的浓度0.01~0.1mmol/ml。
进一步地,所述Cp*Ru(COD)Cl的用量为所述硫基内炔烃类化合物的0.5~50mol%。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苯、甲苯、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四氢呋喃、三氟甲苯、环己烷、石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或氯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5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