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环芳烃导热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4981.X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胥明;高焕新;王闻年;刘远林;魏一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5/10 | 分类号: | C09K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刘依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烃 导热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环芳烃导热组合物,该导热组合物的主要成分包括:C18组分的三环芳烃化合物和C24组分的四环芳烃化合物,其中,以导热组合物的总重量计,C24组分的四环芳烃化合物含量为1‑40重量%。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最高使用温度可以达到380℃,凝固点小于‑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环芳烃导热组合物。
背景技术
导热油又称传热油,是一种热量的传递介质,具有高温低压的传热性能,且热效率高,传热均匀、温度控制准确,输送方便,使用寿命长。现已发展成为使用最广、用量较大的一种液相热载体,广泛用于石油、轻工、交通运输、轻工、建材、化纤、纺织、人造板、有机硅、电子线路板、太阳能发电及石油化工、涂料、印染及治金余热利用等行业。
目前所使用的导热油主要由石油产品加工而来,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传统导热油的使用成本越来越高。并且常用的氢化三联苯型导热油在高温高压下催化加氢而制得,工艺过程中,反应温度高,反应管容易结焦堵塞,要多套装置并行操作,投资大、能耗大。另外,三联苯的产率低(仅为联苯的18%左右),其产量受到联苯销售市场的限制,严重影响到部分氢化三联苯的产量。
因此,提供一种能制备成本低、能耗物耗低、产品收率高的性能更优异的导热油,乃至于提供一种能够代替氢化三联苯的物质来实现其在导热油中的应用是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氢化三联苯型导热油在高温高压下催化加氢而制得,工艺过程中,反应温度高,反应管容易结焦堵塞,要多套装置并行操作,投资大、能耗大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制备成本低、能耗物耗低、产品收率高的性能更优异的导热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环芳烃导热组合物,该导热组合物的主要成分包括:C18组分的三环芳烃化合物和C24组分的四环芳烃化合物,其中,以导热组合物的总重量计,C24组分的四环芳烃化合物含量为1-40重量%。
本发明的导热组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好,凝点低,工作温度高的优势。
本发明的多环芳烃类导热组合物产品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最高使用温度可以达到380℃,凝固点小于-15℃。可用于替代市场上传统的氢化三联苯产品。
本发明可以不通过三联苯选择性加氢,而使用固体酸催化剂,通过烷基化反应实现,产品具有性能优异,凝固点低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环芳烃导热组合物,该导热组合物的主要成分包括:C18组分的三环芳烃化合物和C24组分的四环芳烃化合物,其中,以导热组合物的总重量计,C24组分的四环芳烃化合物含量为1-40重量%。采用前述导热组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好,凝点低,工作温度高的优势。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C18组分的三环芳烃化合物的沸点高于350℃,优选为高于353℃;和/或C24组分的四环芳烃化合物的沸点高于380℃,优选为高于390℃。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优选以导热组合物的总重量计,C24组分的四环芳烃化合物含量为2-35重量%,更优选为5-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0-3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以导热组合物的总重量计,C18组分的三环芳烃化合物的含量为60-99重量%;优选为70-90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