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剂及Sirt6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4224.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0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金肆;赵颖;贾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50 | 分类号: | A61K38/50;A61P9/10;A61P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董佳佳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药剂 sirt6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S i rt6在调节细胞自噬作用中的应用;还涉及S i rt6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剂中的应用;还涉及治疗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剂,所述药剂包含具有S i rt6基因超表达框的表达载体。本发明首次发现了S i rt6对血管内皮细胞中的Caveo l i n‑1蛋白的去乙酰化的影响,并发现调节S i rt6的表达量可改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Caveo l i n‑1蛋白的去乙酰化水平,继而影响细胞中的自噬作用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此,本发明对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领域,更特别地,涉及Sirt6治疗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
背景技术
2型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年龄相关慢性疾病,无论在国内还是全球都具有很高的发生率。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其诱发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致死或致残。例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就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和致残原因。
糖尿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对AS的研究中,“脂质-滞留”反应假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这个假说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穿过血管内皮细胞并沉积在血管内皮细胞下的过程,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也是AS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LDL跨血管内皮细胞转运的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小窝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这取决于小窝蛋白(Caveolin)的表达情况,其中Caveolin-1是Caveolins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
酵母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2)是一种依赖NAD+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uin(SIRT)家族是Sir2在哺乳动物中的同源物,该家族包括Sirt1-Sirt7总共7个成员。我们在研究中发现Sirt6具有对组蛋白H3去乙酰化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对非组蛋白去乙酰化的功能。
发明内容
我们在研究过过程中,发现Sirt6对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抑制作用。
根据以上发现,本发明提供了Sirt6在调节细胞自噬作用中的应用。该应用可为治疗性应用,也可为非治疗性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节细胞自噬作用的方法,包括在所述细胞中超表达Sirt6的步骤。该方法可为治疗性方法,也可为非治疗性方法。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通过向所述细胞中转入Sirt6基因超表达框来实现在所述细胞中超表达所述Sirt6。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Sirt6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Sirt6基因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
本发明还提供了Sirt6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剂,其为包含搭载了Sirt6基因超表达框的表达载体。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Sirt6基因超表达框的启动子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启动子。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Sirt6基因超表达框搭载在腺相关病毒载体上。
本发明首次发现了Sirt6对血管内皮细胞中的Caveolin-1蛋白的去乙酰化的影响,并发现调节Sirt6的表达量可改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Caveolin-1蛋白的去乙酰化水平,继而影响细胞中的自噬作用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此,本发明对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