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遗传算法的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误差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4090.4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1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杰;张扬;耿羚彪;吕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遗传 算法 自由度 串联 机器人 误差 标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误差标定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机器人D-H误差模型,建立机器人的实际模型;
步骤1.1建立机器人D-H误差模型,规定两个相连的连杆轴线分别为i和i-1,连杆轴线i和i-1的公法线设为连杆长度ai-1,两个相连的连杆所形成的夹角设定为扭角αi-1,两条公法线和距离为连杆偏距di,ai-1和ai之间的夹角为θi,称为关节角;
机器人D-H误差模型由连杆长度a、相连连杆的夹角α、杆偏距d、ai-1和ai之间的夹角θi四个参数组成,i=1,2,3,4,5,6;
步骤1.2建立机器人的实际模型,两个相连连杆轴线i和i-1间的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传递矩阵,表示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传递关系,Zi-1表示连杆轴线i-1的Z轴,Xi表示连杆轴线i-1的X轴;θi表示关节角;di表示连杆偏距;ai为扭角;c为cos;s为sin;Rot(*)为旋转矩阵;
步骤2.将机器人末端对齐到同一点并记录关节数据;
在机器人末端法兰放置针尖工装,各轴大角度运动对齐到同一个点位,点位对齐至少4个点;
记录各个点的关节角θ1~θ6数据;
步骤3.将机器人关节误差修正参数作为初始种群进行编码;
将机器人零位误差Δθ1~Δθ6作为遗传算法的染色体,进行编码随机建立多个个体建立初始种群,该种群作为遗传算法的第一代种群,对其选择,交配和突变操作产生新一代个体;
步骤4.代入关节误差修正参数计算出末端工具坐标数值;通过遗传算法取得最优解后,将机器人运动到初始零位,各关节将最终修正误差参数作为补偿参数修正机器人零位,并在控制器中输入精确TCP工具数值;具体如下:
将对齐的点位θ1~θ6都减去初始化的零位误差Δθ1~Δθ6,得到的点位θ1'~θ6';将新得到的点位θ1'~θ6'代入D-H模型,得到这些点位机器人末端法兰TCP中心的世界坐标,对这些坐标拟合球面并计算出初始TCP工具数值Tool=[x,y,z];
步骤5.根据工具坐标数值计算工具的一致性误差和点位误差之和R;
机器人D-H误差模型中代入计算好的初始TCP工具数值Tool,得到对点的各个点位末端尖点世界坐标值得到末端一致性误差
假设(x1 y1 z1)与(x2 y2 z2)的距离为P1,以此类推(xn-1 yn-1 zn-1)与(xn yn zn)的距离为Pn-1,得到点位误差
得到总的判断依据误差R=R1+R2;
步骤6.将R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计算误差修正参数Δθ1'~Δθ6';
步骤7.重复上述步骤3到6,直到适应度函数或者迭代的次数满足程序的结束条件,得到误差修正参数,然后转至步骤8;
步骤8.对Δθ1'按照从Δθ1'-0.5到Δθ1'+0.5每间隔0.1度形成10种情况,其他Δθ2'~Δθ6'同理处理得到总计106组合,求解出误差R值最小的组合,采用穷举法进行优化后,获取最终修正误差参数Δθ1”~Δθ6”;
步骤9.根据获得的最终修正误差参数Δθ1”~Δθ6”,计算出精确TCP工具数值Tool’;
将机器人运动到初始零位,各关节将最终修正误差参数Δθ1”~Δθ6”作为补偿参数重新回零,并在控制器中输入精确TCP工具数值To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0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