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及其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4040.6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茜;戴梅涵;陈梦露;林玲芝;余雄伟;沈国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杞梓林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2B15/10;B02C4/1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253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景观 水循环 系统 及其 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包括景观台(1)和排水接管(23),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台(1)顶部的中间部铰接有铰接连管(12),所述铰接连管(12)的顶部连通有铰接管(7),所述铰接管(7)的顶端铰接有喷水头(6),所述景观台(1)内腔的顶部铰接有四个调节伸缩柱(11),所述景观台(1)内壁的顶部铰接有绿植框(10),所述景观台(1)内腔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补光灯(2),所述景观台(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4),所述景观台(1)的底部铰接有铰接通管(18),所述景观台(1)的底部连通有四个连通管(15),四个所述连通管(15)的另一端连通有破碎箱(16),所述破碎箱(16)内部的中间部固定安装有密封轴承(21),所述密封轴承(2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研磨齿(22),所述密封轴承(21)外侧的底部固定套接有第二锥形齿(20),所述第二锥形齿(20)的外侧啮合有第一锥形齿(19),所述第一锥形齿(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破碎电机(17),所述破碎箱(16)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14),所述排水接管(23)的一端连通有过滤箱(24),所述过滤箱(2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滤板(25),所述过滤箱(2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收集框(26),所述过滤箱(24)的输出端连通有生化曝气池(27),所述生化曝气池(27)的内部连通有抽水泵(28),所述抽水泵(28)的输出端连通有气浮池(29),所述气浮池(29)的顶部铰接有撇渣筒(32),所述气浮池(29)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气浮机(30),所述气浮池(2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收集框(31),所述气浮池(29)的输出端连通有净化水箱(13),所述净化水箱(13)的顶部铰接有设备盒(33),所述净化水箱(13)的输出端连通有增压泵(5),所述增压泵(5)的输出端连通有连接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台(1)呈阶梯递增均匀分布,所述补光灯(2)呈圆周均匀分布在景观台(1)内腔的底部,所述绿植框(10)呈圆周阶梯递减均匀分布在景观台(1)内壁的顶部,所述排水孔(4)呈阶梯递增均匀分布顶层景观台(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调节伸缩柱(11)的顶端铰接在景观台(1)底部,所述铰接连管(12)与铰接通管(18)连通,所述铰接连管(12)的顶端铰接在景观台(1)的底部,所述铰接管(7)铰接在景观台(1)内腔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箱(16)的内侧套接在铰接通管(18)的外侧,所述密封轴承(21)套接在铰接通管(18)的外侧,所述破碎电机(17)固定安装在景观台(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25)的倾斜端连通在第一收集框(26)的顶部,所述撇渣筒(32)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收集框(31)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水箱(13)的顶部连通有注入管(8),所述注入管(8)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磁阀(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接管(23)的内部连接在排水管(14)的外侧,所述连接管(3)的内部连接在铰接通管(18)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盒(33)的内部安装有微处理器,所述设备盒(33)的内部安装有无线通讯模组,所述设备盒(33)的内部安装有液位感知器。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市政景观水循环系统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首先将排水接管(23)与排水管(14)铰接连通,并将连接管(3)与铰接通管(18)铰接连通,而后启动设备盒(33),设备盒(33)在预设微处理器指令下,启动增压泵(5),增压泵(5)将净化水箱(13)内部的水流抽出,由于净化水箱(13)内部的水流尚未循环,则微处理器指令打开电磁阀(9),将注入管(8)外接的清洁水源注入,由微处理器根据液位感知器的信号计算所需水量,在不足时补充;
S2:然后增压泵(5)将净化水箱(13)内部的水流经过连接管(3)灌入铰接通管(18)的内部,而后经过铰接连管(12)根据景观台(1)的搭建高度和铰接连管(12)的数量水流连通在铰接管(7)的内部,并经由不同的喷水头(6)根据预设的功率,喷射或缓流进入最上方景观台(1)的内部,其次绿植框(10)的内部根据需求放入绿植,并启动补光灯(2),将内部补偿光效美化显示,进而水流经过排水孔(4)呈阶梯式递减分别流入景观台(1)直至最底部,而后水流经过最底部的景观台(1)底部的连通管(15)进入破碎箱(16)的内部;
S3:其次微处理器启动破碎电机(17)的转动,并带动第一锥形齿(19),第一锥形齿(19)的带动啮合的第二锥形齿(20),第二锥形齿(20)带动密封轴承(21)的外侧转动,并带动研磨齿(22)的转动,将水流带入破碎箱(16)的树叶、枯枝进行破碎处理,而后经过水流裹挟通过排水管(14)流进排水接管(23),排水接管(23)将水流流入过滤箱(24);
S4:紧接着过滤箱(24)内部的滤板(25)将水流内的杂物进行过滤,并经过倾斜堆积的作用滑落至第一收集框(26)的内部,并在第一收集框(26)的底部套接垃圾袋完成收集,水流经过管道流入生化曝气池(27),经过生化曝气池(27)的微生物降解沉降有机物后,水流经过抽水泵(28)通过水管抽进气浮池(29),气浮池(29)一侧的气浮机(30)启动将水中的杂物顶起,通过顶部的撇渣筒(32)启动将浮沫和漂浮的不可降解物质通过撇渣筒(32)的转动和外侧的网兜将其甩入第二收集框(31)的内部,并在第二收集框(31)的底部套接垃圾袋后收集,气浮池(29)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将水流导入净化水箱(13)的内部,完成水循环,最后微处理器通过液位感知将水流均衡,通过调节各个结构的功率以实现,节省了资源,提升了循环效率,作业员通过无线通讯模组向微处理器传输指令,调节需要的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作业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杞梓林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杞梓林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0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