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浆式控制基坑沉降偏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3814.3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宏;蒙媛;唐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8;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金弘毅 |
地址: | 32101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浆式 控制 基坑 沉降 偏离 方法 | ||
一种注浆式控制基坑沉降偏离方法,涉及桩基施工领域,包括步骤A:于预挖基坑外设置支护桩组,支护桩组的深度大于预挖基坑开挖深度,支护桩上设置有面向基坑外侧的侧向灌浆开口;步骤B:通过侧向灌浆开口向斜下方打孔,得到斜向注浆通道;步骤C:在斜向注浆通道内插入导浆管,然后通过压力注浆法通过导浆管向斜向注浆通道进行注浆形成支撑体;步骤D:对支护桩内进行灌浆,使得支护桩内部与支撑体一体;步骤E对预挖基坑进行开挖,开挖结束后在支护桩组内侧对支护桩组进行防水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支护桩组整体受力面积和范围,降低了基坑施工中支护桩组变形量,有效防止支护桩组变形造成的管涌,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领域,主要为软土沉降土质基坑围栏支护技术。
背景技术
在前期基坑挖建时,先进行基坑支护的加装,然后通过注浆法进行稳定。注浆法是将某些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岩土地基的裂缝或孔隙中,以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方法。注浆的目的是防渗、堵漏、加固和纠正建筑物偏斜。注浆机理有:填充注浆、渗透注浆、压密注浆和劈裂注浆。注浆材料有粒状浆材和化学浆材,粒状浆材主要是水泥浆。注浆法在基坑支护的应用主要有直接注浆形成帷防水帐、或者间接注浆密封支护桩组进行防水。但是基坑周围的软土沉降会造成基坑支护的变形,如果沉降均匀基坑支护竖直方向偏移则还可以通过维护或者加固或者补充注浆让基坑支护重新稳定,但如果是不均匀沉降则会造成基坑支护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共同偏移,此时容易产生注浆材料的撕裂以及支护与支护之间的不可修复变形进而影响防渗,造成基坑支护失效或者使用效果变差。长三角地区是地面沉降的重灾区,尤其是水网密集区,基坑挖建后,渗水、支护变形经常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注浆式控制基坑沉降偏离方法,本方法提高了支护桩组整体受力面积和范围,降低了基坑施工中支护桩组变形量,有效防止支护桩组变形造成的管涌,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主要是在基坑围栏沉降不可避免时保证基坑围栏沉降时的稳定,使基坑围栏竖直沉降,尽可能的使基坑围栏受力均匀、沉降范围小,保证基坑面的稳定。解决以往基坑围栏沉降时出现偏移、错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注浆式控制基坑沉降偏离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于预挖基坑外设置支护桩组,支护桩组的深度大于预挖基坑开挖深度,支护桩上设置有面向基坑外侧的侧向灌浆开口,对支护桩内注浆使得支护桩底重头轻同时浆液不遮蔽侧向灌浆开口;步骤B:通过侧向灌浆开口向斜下方打孔,得到斜向注浆通道,斜向注浆通道底部低于预挖基坑底部;步骤C:在斜向注浆通道内插入导浆管,然后通过压力注浆法通过导浆管向斜向注浆通道进行注浆形成支撑体;步骤D:对支护桩内进行灌浆,使得支护桩内部与支撑体一体;步骤E对预挖基坑进行开挖,开挖结束后在支护桩组内侧对支护桩组进行防水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灌浆开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挡板,挡板底部高度高于在步骤A中的注浆高度,需要向斜下方打孔时,将挡板抽出使得侧向灌浆开口暴露。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侧向灌浆开口高度占支护桩高度的50%-80%。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B中,打孔时可得到至少一个斜向注浆通道,同一支护桩上不同斜向注浆通道具有同一个注浆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不同支护桩上斜向注浆通道具有处于相同高度的注浆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不同支护桩上斜向注浆通道具有处于不同高度的注浆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步骤C中,支撑体以基坑中心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匀放射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基坑挖掘结束后在基坑内设置疏干井,在基坑外设置减压井。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支护桩组上设置有若干个传感器监测支护桩组变形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3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控制基坑沉降偏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