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矿山坑道顶部余矿的施工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3356.3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强;徐碧良;杨福斗;李恒;姜开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山麻栗坡紫金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2 | 分类号: | E21F13/02;E21F17/00;E21C35/20;E21C35/04;E21C35/00;B66F1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663600 云南省文山壮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矿山 坑道 顶部 施工 防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矿山坑道顶部余矿的施工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全矿范围内对高品位护顶层开采区域的岩体质量进行等级划分;根据采场岩体质量等级对开采地点进行预支护,然后用装载机整平压实底板废石;护完成后,经安全确认,将施工防护装置移动到开采地点;施工防护装置包括具有滚轮的基座,基座的上方设置有可升降的防护顶板,位于防护板与基座之间设置有载人升降平台;根据护顶层的高度调整防护顶板的高度,施工人员站到载人升降平台上调整高度,然后通过开采工具对前方的护顶层进行开采;开采分区内的护顶层回采完毕后,及时进行废石充填或封闭。该施工方法方便实现余矿开采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矿山坑道顶部余矿的施工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国外矿业发达国家一贯重视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和利用。我国一些矿山应用多种方法回采残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以往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缺乏环境治理意识和手段,存在过度开采和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矿产资源总量不断减少,同时生态环境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产生地表下沉、塌陷、工业“三废”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此外,实施残矿回采的开采过程中容易发生落石的情况,造成人员砸伤的情况发生,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安全性低,影响整体作业效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矿山坑道顶部余矿的施工防护方法,该施工方法方便实现余矿开采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应用于矿山坑道顶部余矿的施工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开采区域岩体质量等级,在全矿范围内对高品位护顶层开采区域的岩体质量进行等级划分;
(2)根据采场岩体质量等级对开采地点进行预支护,然后用装载机整平压实底板废石;
(3)支护完成后,经安全确认,将施工防护装置移动到开采地点;施工防护装置包括具有滚轮的基座,基座的上方设置有可升降的防护顶板,位于防护板与基座之间设置有载人升降平台;
(4)根据护顶层的高度调整防护顶板的高度,施工人员站到载人升降平台上调整高度,然后通过开采工具对前方的护顶层进行开采;
(5)开采分区内的护顶层回采完毕后,及时进行废石充填或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岩体质量划分总级别为可回采区域、支护后可回采区域、强支护后可回采区域和不可回采区域;采用锚杆台车进行支护,后用掘进废石充填至顶底板相距3m~5m。
进一步地,所述护顶层整体为后退式回采、施工为前进式推进顺序,少量高品位边角矿在回采采护顶层时一并回采。
进一步地,所述施工防护装置的基座下侧设置有可升降的定位支撑机构,所述基座的前端还设置有牵引环。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支撑机构包括竖向固定于基座下侧的四根套管,所述套管内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有垫块;或所述定位支撑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并与基座固定连接的电缸,所述电缸的伸缩杆下端固定有垫块。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四周分别竖向固定有立式电缸,所述立式电缸的伸缩杆经固定块与防护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载人升降平台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若干对叉杆组件,所述叉杆组件的中部相铰接形成X型,位于下侧的叉杆组件的上侧两端分别与位于上侧的叉杆组件的下侧两端相铰接,位于最下侧的叉杆组件的下侧一端与基座相铰接,位于最下侧的叉杆组件的下侧另一端与基座滑动连接,位于最上侧的叉杆组件的上侧一端与载人平台相铰接,位于最上侧的叉杆组件的另一端与载人平台滑动连接,位于其中两叉杆组件之间还设置有驱动载人平台升降的驱动电缸。
进一步地,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四个叉杆组件,位于最下侧的叉杆组件的上侧一端经连接件与驱动电缸的座壳相铰接,所述驱动电缸的伸缩杆经连接件与自下而上的第二个叉杆组件的另一端相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山麻栗坡紫金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文山麻栗坡紫金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3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