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用超胶凝水泥的制备方法以及3D打印用超胶凝水泥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3335.1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贺行洋;唐袁珍;杨进;谭洪波;于肖雷;张强;王铁;白行;张芸宁;苏英;李田;周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B33Y70/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温珊姗;王冬冬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用超胶凝 水泥 制备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打印用超胶凝水泥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的3D打印用超胶凝水泥。本发明提供的3D打印用超胶凝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取100‑150重量份铝酸盐水泥、400‑600重量份水、2‑8重量份助磨剂放入球磨机中,湿磨得到纳米浆料A;步骤二:将380‑475重量份硅酸盐水泥熟料、20‑25重量份石膏、120‑180重量份水、10‑30重量份超细陶瓷纤维、1‑5重量份减水剂通过液相研磨得到浆料B;步骤三:在所述浆料B中加入所述纳米浆料A、1‑10重量份界面增强剂、15‑40重量份玄武岩纤维,并混合,得到3D打印用超胶凝水泥。本发明提供的3D打印用超胶凝水泥容易量产、且湿磨高效、并且能够使得3D打印具有速凝易打印性、高抗压强度和优良后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3D打印用超胶凝水泥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的3D打印用超胶凝水泥。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制备技术,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生产工具”。同期,水泥基材料3D打印也得到了显著发展和推广,已成功应用于房屋建筑、地下工程、道路桥梁等建筑领域,并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3D打印技术与传统的材料制备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速度快,不需要模板和大量的工人,可以实现整体成型,减少了一系列繁琐的步骤,极大地提高了制备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然而,目前,水泥基3D打印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材料、设备及工艺系统等方面的全面研究,尤其在材料方面。目前使用的3D打印水泥材料存在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早期强度低、凝结时间长、材料流动性差、不易粘聚等缺点,导致打印材料落位后易发生坍塌、变形等问题,且水泥水化后期,由于硬化水泥浆体体积收缩而造成收缩裂纹,影响3D打印构件的体积稳定性与耐久性。
CN105731942A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复合胶凝材料:19-25%;收缩抑制剂:0.2-0.6%;防碳化剂:1-2%;集料:57-66%;纤维增强材料:0.3-1.1%;液体无碱速凝剂:0.9-1.8%;缓凝剂:0.8-1.7%;增稠剂:0.02-2%;保塑剂:0.2-0.4%;消泡剂:0.04-0.09%;减水剂:0.04-0.2%;水:5-14%。该发明所提供的用于3D打印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组分种类繁多,剂量复杂,难以控制,不便于大面积生产。
CN111393046A公开了一种高性能3D打印水泥,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水泥包括80%-100%的硅酸盐质胶凝材料和0%-20%的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该高性能3D打印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合专用水泥熟料和石膏的混合物、混合材料,并加入助磨剂磨制成硅酸盐质胶凝材料;按相应配方量提取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均匀混合硅酸盐质胶凝材料和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制得高性能3D打印水泥。上述发明采用混合干磨,研磨效率低,能耗高,经济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3D打印水泥基材料胶凝材料组分种类繁多、剂量复杂、难以控制、不便于量产、以及干磨使得研磨效率低、能耗大、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容易量产、且湿磨高效、并且能够使得3D打印具有速凝易打印性、高抗压强度和优良后期性能的3D打印用超胶凝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打印用超胶凝水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取100-150重量份铝酸盐水泥、400-600重量份水、2-8重量份助磨剂放入球磨机中,湿磨得到纳米浆料A;
步骤二:将380-475重量份硅酸盐水泥熟料、20-25重量份石膏、120-180重量份水、10-30重量份超细陶瓷纤维、1-5重量份减水剂通过液相研磨得到浆料B;
步骤三:在所述浆料B中加入所述纳米浆料A、1-10重量份界面增强剂、15-40重量份玄武岩纤维,并混合,得到3D打印用超胶凝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3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