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楼板安装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2181.4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林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E04G2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立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1000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84535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预制 叠合 楼板 安装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叠合楼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楼板安装施工方法,其使用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楼板安装施工设备,包括钢体、固定装置、支撑装置、连接装置和滑动装置;所述钢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外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上方共同设置有连接装置,支撑装置的下方与钢体的上端共同设置有滑动装置;通过气缸的收缩,使得固定板远离钢体,同时固定板移动,带动第一齿条板进行移动,第一齿条板的移动带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条板进行移动,使得滑块进行移动,带动滚珠与钢体进行接触并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合楼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楼板安装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叠合楼板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高层建筑中叠合板和剪力墙或框架梁间的连接牢固,构造简单,远远优于目前常用的空心板;随着民用建筑的发展,对建筑设计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叠合板的平面尺寸灵活,便于在板上开洞,能适应建筑开间、进深多变和开洞等要求,建筑功能好;叠合楼板在使用前,需要借助外力进行安装。
现有的预应力预制叠合楼板安装施工方法会存在以下问题。
(1)当对钢体1进行固定时,传统的固定装置只能对钢体进行固定,当需要进行移动时,固定装置不便于进行移动,且移动过于复杂,稍不小心,容易使得固定装置与钢体卡接在一起;(2)在对设备进行移动时,由于钢体的上端粘有少量的混凝土,需要对其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楼板安装施工方法,其使用一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楼板安装施工设备,包括钢体、固定装置、支撑装置、连接装置和滑动装置,采用上述预应力预制叠合楼板安装施工设备对叠合楼板进行安装施工时具体方法如下。
S1、钢体表面进行固定:在对叠合楼板进行安装时,需要固定装置安装在钢体的外侧放置,通过固定装置中的气缸进行伸缩,带动固定板进行移动,使得固定板与钢体进行接触并挤压,通过挤压力,使得固定装置在钢体内稳定停放。
S2、调节连接装置:通过连接装置的调节,可将不同的叠合楼板进行吊起,以备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并把需要安装的叠合楼板安装到钢体的上端处,再通过混凝土进行吸附固定。
S3、钢体表面进行移动:当对钢体的其它位置安装叠合楼板时,通过气缸的收缩,使得固定板远离钢体,同时固定板移动,带动第一齿条板进行移动,第一齿条板的移动带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条板进行移动,使得滑块进行移动,带动滚珠与钢体进行接触,并通过外力的推动,使得固定装置移动。
所述钢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外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上方共同设置有连接装置,支撑装置的下方与钢体的上端共同设置有滑动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支撑板、圆槽、气缸、第一弹簧、连接杆、第一齿条板、齿轮、矩形槽、第二齿条板、固定板和滑块,钢体的外侧设置有对称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下端中部均开设有圆槽,圆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对称的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远离气缸的一侧均滚动嵌入有多个滚珠,多个滚珠呈不规则分布,滑块远离滚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板,第二齿条板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末端共同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固定板相对一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板,第一齿条板与第二齿条板之间共同啮合有齿轮,齿轮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呈匚形结构,连接杆的两端均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21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