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企业动态信用评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2139.2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3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欢;陈帆;叶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综合交通大数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40/06 | 分类号: | G06Q40/06;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罗华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供应 企业动态 信用 评分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企业动态信用评分系统及方法,涉及区块链领域。该系统包括企业节点,用于企业将业务数据上传至供应链区块链平台;可信第三方节点,用于确定数据分析报告和交叉验证报告;信用评分模块节点,用于基于预设的信用评分模型对企业进行评分,生成信用分数;金融机构节点,用于基于企业融资申请和信用分数生成与企业对应的授信方案。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提供企业可信数据池,将金融机构授信、企业融资业务线上化,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和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授信、企业融资效率,降低银行授信风险,增加供应链参与企业的数据透明度,增加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生成灵活的授信方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企业动态信用评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企业融资难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供应链金融被认为是企业获得融资服务的最佳途径,它是供应链、金融、物流等领域的交叉学科。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业务链条长、相关参与者多、操作流程繁杂,所以企业在进行相关业务处理操作时极易出现纰漏和失误而导致操作风险发生。各企业上传数据的真伪性存在着质疑,使得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中对数据的掌控不清晰,存在数据的灰色地带。因此明确各参与方的权利和责任、约束道德风险、控制人工操作导致的操作风险以及出现的信用风险等,成为完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机制必须思考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供应链金融中,相关参与者众多,业务链条过长、操作流程繁琐,因此企业在进行相关操作时极易出现纰漏和失误导致一些操作风险,这样就会使得金融机构与企业处于信息不对等的地位。另外,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高度依赖人工,执行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在供应链金融中,相关参与者众多,业务链条过长、操作流程繁琐,因此企业在进行相关操作时极易出现纰漏和失误导致一些操作风险,这样就会使得金融机构与企业处于信息不对等的地位。另外,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高度依赖人工,执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企业动态信用评分系统,应用于企业供应链区块链平台,包括:
企业节点,所述企业节点为参与所述企业供应链的企业所在的节点,用于企业将自身业务数据上传至所述企业供应链区块链平台;
可信第三方节点,用于从所述供应链获取所述企业数据,对所述企业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数据分析报告,并对所述供应链与所述企业之间的交叉数据项进行交叉验证,得到交叉验证报告,将所述数据分析报告和所述交叉验证报告上传至所述企业供应链区块链平台;
信用评分模块节点,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分析报告和所述交叉验证报告,并基于预设的信用评分模型对所述企业进行评分,生成信用分数,并将所述信用分数上传至所述企业供应链区块链平台;
金融机构节点,用于获取所述信用分数,并基于所述企业的融资申请和所述信用分数生成与所述企业对应的融资授信方案。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融资授信方案包括授信金额、授信款期限、提款方式、还款方式。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企业上传的业务数据只能被所述供应链上预设的节点获取,所述预设的节点包括所述可信第三方节点。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所述供应链获取所述企业数据,对所述企业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数据分析报告,并对所述供应链与所述企业之间的交叉数据项进行交叉验证,得到交叉验证报告,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企业供应链区块链平台上流转货物的货物信息,包括货物ID;
基于所述货物ID,获取所述货物的货物流转订单合同,以及所述企业的业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综合交通大数据研究院,未经广西综合交通大数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2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