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1947.7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6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爽;侯岱双;祝国凯;郭永旭;高金刚;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P19/00;B65G1/04;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肖莎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列车 智能 轮对 立体 生产线 | ||
1.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RGV车的运输线路顺次设置的轮对零部件上料及选配区、轮对压装区、成品轮对下料区;轮对零部件上料及选配区包括轮对零部件上料及信息采集区、轮对零部件入库及出库运输区、轮对零部件存储区、轮对零部件选配区,轮对零部件上料及信息采集区和轮对零部件选配区位于轮对零部件入库及出库运输区靠近RGV车的一侧,轮对零部件存储区位于轮对零部件入库及出库运输区远离RGV车的一侧;轮对压装区用以将选配好的轮对零部件压装成成品轮对;成品轮对下料区用以将成品轮对与对应托盘分离,并将成品轮对弹出,将对应空托盘送回;以及,该生产线中还包括对各区单机设备及RGV车实施控制的中央控制系统;
轮对零部件入库及出库运输区包括堆垛机,堆垛机能够将轮对零部件上料及信息采集区上输出的轮对零部件运输至轮对零部件存储区,并且能够将轮对零部件存储区内的轮对零部件运输至轮对零部件选配区;
轮对零部件选配区包括轮对零部件自动选配系统、车轮或制动盘托盘出入库口、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入库口、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库及空托盘入库口,堆垛机将轮对零部件存储区中的轮对零部件运输至车轮或制动盘托盘出入库口的托盘中和/或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入库口的托盘中,轮对零部件自动选配系统再由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将合适的轮对零部件放入到一个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入库口的托盘中里,该配好的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托盘被堆垛机自动放置到轮对零部件存储区内或被RGV车自动输送到轮对压装区内;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库及空托盘入库口用以回收由轮对压装区运回的轮对零部件空托盘,或者将轮对零部件存储区内配好的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托盘输送到轮对压装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轮对零部件上料及信息采集区包括顺次连接的轮对零部件托盘入库口、托盘及轮对零部件自动扫码系统以及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库口,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库口正对轮对零部件入库及出库运输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轮对零部件存储区为用于容纳轮对零部件托盘的立体库,立体库的一端设置有空托盘出库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轮对压装区包括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入口、3T电葫芦、轮对压装机、成品轮对托盘出入口一,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入口靠近轮对压装机的一侧设有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托盘存放工位,成品轮对托盘出入口一靠近轮对压装机的一侧设有成品轮对托盘存放工位,3T电葫芦将处于对应工位上的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送入轮对压装机制成成品轮对,再将成品轮对放入对应工位上的成品轮对托盘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入口远离轮对压装机一侧的旁边还顺次设有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空托盘横移装置以及动车或拖车轮对零部件空托盘缓存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成品轮对下料区包括顺次设置的成品轮对托盘横移装置、成品轮对空托盘缓存工位、成品轮对托盘出入口二、成品轮对从成品轮对托盘里弹出工位、成品轮对下料装置,成品轮对托盘横移装置将装有成品轮对的托盘放入成品轮对从成品轮对托盘里弹出工位,成品轮对由此处再进入到成品轮对下料装置,然后,成品轮对托盘横移装置再将成品轮对空托盘放入成品轮对空托盘缓存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成品轮对下料区还包括顺次设于成品轮对下料装置后方的成品轮对下料到地面轨道工位以及地面轨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轮对零部件托盘里的每个轮对零部件上都设置有二维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19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