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导实验用大鼠下颌功能性前伸的标准化上颌矫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1738.2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沛棋;薛超然;白丁;韩向龙;徐晖;郭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5/00 | 分类号: | A61D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麦迈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导 实验 大鼠 下颌 功能 性前伸 标准化 上颌 矫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导实验用大鼠下颌功能性前伸的标准化上颌矫治器,包括上颌切牙固定座和曲面导板构成,所述曲面导板包括彼此连接或为一体的弯曲部和延长部,所述弯曲部的中轴线纵截面为双曲梯形,并且所述曲面导板的宽度呈现线性增大。该上颌矫治器通过曲面导板引导大鼠下颌切牙功能性前伸,并且通过建立以大鼠下颌切牙测量长度及实验所需下颌切牙的垂直打开量作为特征数据,设计并提供了不同型号的优选技术方案,从而解决同周龄大鼠的发育差异所带来标准化实验困难,同时还具有易于安装、调整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实验用功能性颌骨矫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导实验用大鼠下颌功能性前伸的标准化上颌矫治器。
背景技术
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在乳牙期、替牙期和恒牙列初期的患病率分别为10.10%、25.77%和19.41%(赖文莉,赵美英,罗颂椒.继发性软骨与原发性软骨[J].口腔正畸学,1999,6(2):83-85.)。严重的错牙合畸形不仅表现为牙齿排列和牙合关系异常,通常还伴有颌骨的大小、形态及位置关系异常。据Pancherz(DelatteM,Hoff JWVD,Maltha JC,et al.Growth stimulation of mandibular condyles andfemoral heads of newborn rats by IGF-I[J].Arch Oral Biol,2004,49(3):165-175.)的统计,46%-76%的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为骨性错牙合。Moyers(Delatte M,Von denHoff JW,van Rheden RE,et al.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tilages of the neonatalrat:the femoral head and the mandibular condyle[J].Eur J Oral Sci,2004,112(2):156-162.)认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中有一半以上是由于下颌骨发育不足所致。下颌后缩不仅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咀嚼功能和颞下颌关节的健康,甚至还可能诱发心理疾病,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当前在口腔正畸医学领域中,多采用功能性矫治器对上述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青少年患者进行早期矫正,以期刺激其颌骨生长,协调上下颌骨性关系。但是,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对骨性II类错牙合病理进行了很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迄今为止对功能性矫治器是否能促进下颌骨发生适应性生长改建、作用方式、作用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功能矫形治疗对颌骨仅产生短期的矫形效果,但颌骨受基因控制,生长总量是遗传决定的,功能矫形短期内可以加速颌骨的生长量,但生长总量不变。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当病例选择恰当时用功能性治器时确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改善上下颌骨Ⅱ类矢状关系不调。
目前国内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动物实验方面,多采用引导实验用大鼠下颌功能性前伸,从而为下颌发育不足的II类骨性畸形的早期矫形治疗提供实验依据。而引导实验用大鼠下颌功能性前伸的矫治器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实验器具,通常都是由研究者自行制备、使用。
例如,罗颂椒等(罗颂椒,饶跃.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对幼年大鼠颅面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2,010(003):205-209)参照Petrovic设计的矫治器,矫治器由上切牙套冠、斜面导板和固位装置三部份组成,斜面导板为6mm×8mm带环片,矫治器切牙套冠唇面厚1mm,斜面导板与上颌平面呈20°~35°角。平均22.7°,为防止矫治器脱落,用橡皮圈将矫治器固位于大鼠鼻上颌复合体。当下颌切牙咬在斜面导板上,有引导下颌前伸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1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容量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氮氧传感器主泵电极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