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外循环抗凝血改性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1504.8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0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府晓;彭捷;洪丹;宁建平;刘雁峰;邹浪;汤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循环 抗凝 改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外循环抗凝血改性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合成羧基化聚砜/聚醚砜,步骤2、合成阿哌沙班改性聚砜/聚醚砜,步骤3、制备阿哌沙班改性聚砜/聚醚砜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体外循环抗凝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将Xa因子抑制剂阿哌沙班接枝至聚醚砜(PES)、聚砜(PSf)等基材上,用阿哌沙班改性基材,通过信号放大高效抑制膜材料附壁血栓,使其具有强大的抗凝及抗栓性能。该改性过程合成条件简单,可控性强,适合后续产业化大规模生产。该新型体外循环抗凝改性膜有效避免了肝素/类肝素合成所导致的空间位阻效应,同时减少了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所导致的加重出血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外循环抗凝血改性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人工肾、人工肝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为基础的体外循环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危重病症的重要救治手段。体外循环膜材料直接与人体血液相接触,易于诱发凝血,发生血栓,临床上在进行上述治疗时必须常规进行抗凝/抗栓处理。膜材料与血液接触是体外循环治疗凝血发生的始动因素,膜/血界面是出现凝血、血栓的关键部位。膜材料的性能决定了其与人体血液之间的生物反应,决定了材料整体的生物相容性和凝血性能。如何进行合适的膜改性,研发一种具有特殊抗凝性能的膜材料,己成为目前体外循环抗凝膜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Dai等和Liu等采用添加极性基团的方法,分别将mPEG-NH2和磺化羟丙基壳聚糖改性至聚砜/聚醚砜膜上,以改善膜的亲水性能,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Xie等利用电荷相斥的机理,用带负电荷的牛血清白蛋白接枝血液净化膜,从而可以排斥同样带有负电荷的人白蛋白,减少蛋白粘附,提高膜的血液相容性;同时也有大量研究是将肝素、低分子肝素、阿加曲班等凝血酶抑制剂改性体外循环膜材料,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
如图1所示,血液与膜材料接触后,激活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蛋白吸附、血小板/白细胞聚集、补体激活和内外凝血途径启动等,共同介导凝血-血栓的发生。在上述过程中,Xa因子是血栓形成的关键。Xa因子是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共同途径的起点,其占据了凝血瀑布反应的中心位置。1mol Xa因子可以活化产生l000mol凝血酶,凝血酶进一步把纤维蛋白原转化为难溶性的纤维蛋白,继而形成血栓。因此若在第一步源头处抑制,则不会发生因信号放大而产生大量凝血酶,且在抑制Xa因子时,同样也会存在生物信号放大现象:一分子Xa因子抑制剂可以抑制138分子的凝血酶原,因此Xa因子抑制剂比凝血酶抑制剂更为高效。
阿哌沙班(Apixaban)是一种新型小分子直接Xa因子抑制剂,它具有如下优点:
1)间接Xa因子抑制剂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等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加AT-Ⅲ与Xa因子的亲和力,发挥抗Xa因子作用;而阿哌沙班具有高度选择性,可以直接和Xa因子竞争性结合以抑制其活性。2)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在应用上述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由抗体介导的肝素不良反应。HIT可加重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时的出血风险,而阿哌沙班可减少HIT的发生。3)肝素类药物分子量大(12-400KDa),如图2所示阿哌沙班分子量较小(459.5Da),使其可以有效的避免空间位阻效应,适合用于膜材料改性。因此我们用阿哌沙班改性膜材料,同时保留其与Xa因子特异性结合的P1和P4骨架部分,以期待构建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能发挥高效抗凝效能,而对机体的出、凝血状态无影响的体外循环抗凝改性膜。
目前对于体外循环膜材料的改性主要是通过增加其亲水性能、减少蛋白吸附、抗血小板或抗凝血酶来抑制血栓形成,但没有直接抑制凝血途径的核心——Xa因子;对于体外循环膜材料接枝的药物以肝素类物质最为常见,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但是肝素需通过增加AT-Ⅲ与FXa因子的亲和力间接抗凝,特异性差;同时该类药物引起的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可加重危重症患者的出血风险;且因分子量大,空间构象大,不利于用于膜改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理工大学,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15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