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艾蒿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0466.4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林;包磊;汪婉萍;刘辉;王春生;武培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33/10 | 分类号: | A23L33/10;A23P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戴明虎;周雷 |
地址: | 23701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野艾蒿粉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采集;S2:预处理:将S1采集的野艾蒿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晾于通风无阳光的地方晾干表面水滴;S3:杀青:将S2中预处理后的野艾蒿进行杀青处理;S4:揉搓;S5:绞碎;S6:烘干、包装;其中所述S1中采集的野艾蒿为清明节前后半月,并取野艾蒿靠近尖端5‑10cm段;S3中杀青的条件为:温度130‑150℃、时间8‑12min;S6中烘干的条件为:温度80‑90℃、时间6‑8h。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有效的降低了野艾蒿粉的刺激性成分,可直接应用于食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野艾蒿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入药作艾蒿(Artemisia argyiLevl.et Van)的代用品,有散寒、祛湿、温经、止血等功效,应用于胆囊炎、肝硬化、口腔炎、发热、支气管炎等疾病。民间也有食用野艾蒿的风俗,一般长江中下游地区于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采摘野艾蒿,过四月后,其茎叶木质化,可见其采收期较短;另一方面,野艾蒿食用刺激性较大,长期或大量食用还可能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目前野艾蒿还未进入国家卫健委的药食同源目录或保健食品目录。如何有效降低野艾蒿中刺激性成分、减少其毒副作用,提供安全、便于储存的野艾蒿食用产品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野艾蒿粉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野艾蒿粉食用方便、安全、无刺激性等。
本发明提出的野艾蒿粉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S1:采集;
S2:预处理:将S1采集的野艾蒿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晾于通风无阳光的地方晾干表面水滴;
S3:杀青:将S2中预处理后的野艾蒿进行杀青处理;
S4:揉搓;
S5:绞碎;
S6:烘干、包装。
优选地,所述S1中采集的野艾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于清明节前后半月内采集5-10cm的嫩梢段。
优选地,所述S3中杀青的条件为:温度130-150℃、时间8-12min。
优选地,所述S3中杀青用装置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设置有具有一容纳空间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热风管,所述热风管下端开有若干出风孔,用于对物料进行杀青;
滑板,贯穿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上端开有两放料腔,两所述放料腔通过分隔块分隔,所述放料腔内还水平设置有用于放置物料的放料板。
优选地,位于所述分隔块内的放料板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放料板的两端贯穿所述滑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放料板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套设有用于复位的弹簧,所述放料板两端均设置有使其水平往复位移的驱动组件。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一端与所述放料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块内腔两侧均设置有齿条,所述传动块内腔还设置有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所述放料腔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箱体内腔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S6中烘干的条件为:温度80-90℃、时间6-8h。
本发明提出的上述方法制备的野艾蒿粉。
本发明提出的上述野艾蒿粉在食品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西学院,未经皖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4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